本帖最后由 泪比血红 于 2009-12-7 14:35 编辑
隆冬之际,我即将离开这座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城市,去向一个不曾熟知的城市,那里有没有春的风?有没有夏的雨?有没有夜的醉?有没有白的梦?虽然已经很多次的去过那座城市,但我都是属于那座城市的过客,但现在,我将要成为这座城市的住客,也许那座不是很熟知的城市将是我最终的归属之地。
飘雪还没有沙沙作响的间隙,一场冬雨不约而至,冰凉地布满这十二月的天地。
冬雨刺骨却也柔情万千。百年老树在雨幕中,洗涤经世的沧桑,我想,它正在为明年的春天焕发重塑的青春。仿佛处,是那含苞待放的娇蕾,在雨滴柔情的爱抚下,慢慢绽放。雨露晶莹,花瓣润泽,花蕊娇艳,在雨丝连绵的情致里,是芬芳独韵的景致。
记忆里,总是有一些朦胧的身影,和远去的声音,潜伏在心灵的角落里安静地陪着我走过一程又一程。有时,会在一个起风的日子里悄然复活,于是过往的岁月就那样波涛荡漾着,一幕一幕在我的脑海里起伏回响。
想起那首《再回首》:再回首云遮断归途,再回首荆棘密布…… 我不是个长袖善舞的女子,身是男儿身却又敏感多愁,思乡的情结日益浓厚。我总是想起雄浑的大海、想起海边的渔船、想起外婆颤巍巍的小脚、想起父母的临别时的眼睛、想起沉默的山峦和无声的泪水…… 我在这个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生活了三十多年,虽然看不到田野的白菜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儿在晨曦中闪烁的光芒。也闻不到清新的泥土味,这里只有尘埃,满眼都是喧嚣的尘埃。但在临别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除了日思夜想的故土外,这里也是我惦挂的地方。
总是梦想可以离开这个生我养我的城市,可真要踏上去远方的行程,脚步却是那么的沉重。我知道,这一去,留下的就是惦挂和思念;这一去,带走的就是岁月和回忆。我在这座城市里哭过、醉过、爱过也高兴过。但终究这一段岁月就这样无疾而终了,又将奔赴另外一座城市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也许在那座即将走进的城市里,我再也看不到那年那月那么清澈的眼神。
我明白这样的道理——有舍,才有得。
所谓的完美,对于许多事、对于多数人而言,或许永远就只能是一个难以抗拒的诱惑,人的一生,实际就是在以不断的失去换取不断的得到。儿时,我们不情愿地逐步放弃了游戏与嬉闹,安坐教室、埋头学习,换来知识与成熟;成人后,我们中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与家人的厮守,换来了事业的成功与自身的独立;人生苦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世道艰难,我们难以求全责备。就是在这样寒冷的冬季,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我们不是也得在每天早上艰难而又坚决地爬出热被窝,冒着严寒奔往工作单位吗?
只有善于舍弃,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然而决定放弃,却常常是让人十分痛苦的事情。学会放弃,简简单单四个字,却可以充分显示出一个人的人生理念、修养和性格。一个人云亦云、举棋不定的短视者,往往在面临抉择时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无所适从甚至手足无措;而一个思想独立且成熟的人,往往会在事前就考虑权衡,从长远之处进行打算,做到胸有成竹,一旦时机到来,他们就会果断、坚决地抓住机遇并做出选择,且常常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大大小小的选择与取舍,如果不能够割舍小利,对点滴的失去都耿耿于怀,固守既得的眼前利益,我们不仅难有长远、宏大的发展,甚至会向赖撇那样被沉重的包袱所压迫,活得辛苦而又劳累。
有人说:舍得之道,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是睿智者在洞悉了大势所趋之后的非常之举。作为平常人,我们或许不具备所谓的大智慧,或许我们算不上所谓的睿智,但我们起码应该学会在什么时候要咬住牙关、紧抓不放;什么时候要埋藏留恋、从容放手。
可真到了取舍之间,又有几人可以真正做到洒脱?
于是,即将去远方的我,醉了,醉倒在取舍的泪水里,醉倒在城市与城市的距离里,醉倒在思念与思念的纠缠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