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93|回复: 19

我所听到的买官卖官故事——绝大部分是真实的(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4 22: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事一:

某某地方铁路总指挥的故事。

某年某月某地区。上级批准修建某地至某地的地方铁路。这个总指挥是一个肥缺,谁也清楚。据说,有一个县里的书记,想去当这个总指挥,找到了地委书记,并进行了专项投资。该书记也基本答应了他的要求,这个县委书记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也就落了地。

某年某月。该地委书记与地直企业的一位老总去了一趟北京,闲来无事,二人相跟着去了一个古玩市场。转悠之间,该书记看到该市场里摆放着一块玉石。这块玉石里天生着一只老虎,活灵活现。该书记不禁啧啧称奇,连声夸好。一看标价60万元,太贵!只能饱饱眼福而已。跟在一旁的企业老总心领神会,马上出价买下了这块玉石,且送给了这位书记。

世界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是老话,但至今仍然不过时。紧接着这位企业老总也提出来要当某某铁路指挥部的总指挥。这下可难坏了这位书记。因为,他已经把这个肥缺早就卖给了某某人。对此,别人虽然不知情,他的心里却一清二楚。但是,且慢,各位看客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位五品大员的智商,他有的是办法。他在稍作迟疑后,马上就说,某某老总,你如果真的想去某某铁路当总指挥,我请你在地委委员中找一个人,帮你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该老总说,书记,在地委会中,除了您我谁也不熟,根本说不上话。书记说,那是你的事,你一定要找一个说话的。

后来,该老总拐弯抹角,总算找到了某某部长。按照我党的党内分工,该部长应该是有权就干部问题发言的。但是,该部长说,我倒是想帮你这个忙,但是,你也十分清楚,现在的领导体制,我这个部长哪有在干部问题上说话的权利呢?恐怕是除事办不了,还会给你坏事呢。该老总因为心中早就有数,于是便说,不管您说话是办事也罢,还是坏事也罢,您一定要给我说上一声。那位部长说,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我就说吧。

某年某月某天。地委会开了,专门研究干部问题。在会上,某某部长,应某某老总的要求,向地委会提出,根据工作需要,成立某某地方铁路建设指挥部,拟让某某老总任某总指挥。部长的话刚说完,还没等其他与会的委员开口,某某书记马上就拍板,同意让某某任某某地方铁路建设总指挥。既然书记已经表态了,其他与会的委员也就不好再开口了,事情就这么定了。

会后,该书记原先已经答应的某某县委书记,就是那个心中的石头已经落了地的书记,找到了该书记。各位看客,大家先不要急着往下看,一定要猜一猜,这位书记会怎么答复他呢?

这位书记说:我来某某地委任书记,已经几年了,干部问题也不止研究了某某次,但是,某某部长,还是在我之前就已经在该地委工作的老资历部长,几年来,他从来也没有在干部问题上开过口,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怎么能把他顶了呢?

事已至此,该县委书记也无言以对,只好退而求其次了。后来,他被安排到某某委当了主任。

后话:该地委书记后来也提拔了,去了个养老的地方。据说,那块里面生有老虎的玉石在他的手中把玩了几年后,又被收入帮他升迁的某大员的囊中了。这只是传说。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2: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二:

某某县长携夫人在疗养院骂大街

这是一个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的的故事。

某某原任某某县的县长。后来与他搭班子的书记升迁调走了,某某县长想当书记,至少把县长的位子保住。因为他所任职的这个县,在当时当地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县,也就是说,这个县的书记的位子绝对是一个肥缺。

为此,他给某某地委书记送了30万元。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但是,当研究干部问题的地委会议结束后,他不但没有当上他所在的县委的书记,连原来县长的位子也没有保住,当了地委某委的一个主任。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干扰,这次研究干部问题的地委会议是在某天晚上、在距离地委所在地不远的某某疗养院召开的。会议结束后不久,有关该县长的任用问题马上就传到了他的耳中。在会议结束的第二天一大早,该县长就与老婆一块儿开车,风风火火去了地委开会的疗养院。他们一进院子,正好遇上与会的地委委员们刚起床洗漱完毕,出来院子里溜达。他们上前指着地委书记的鼻子就骂,30万还不行?嫌少,你要多少,再开口,我们再给你,怎么连个招呼也不打就定了呢?据说当时所有在场的地委委员们谁也就像没有听见一样,没有啃一声气,一个个就像遇见猫的耗子一样,有的溜回了房间,有的溜去了食堂。剩下该夫妻俩骂了一会儿大街后,自觉没趣,返回家中。

此后,该主任就在他的位子上一直呆到退休,再也没有挪过窝。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2: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三:

因为买官几乎穷得过不了年



某君,某县某乡老资历的党委书记。某年,该县新来了一位书记,该乡党委书记与县委新书记不久就攀上了。他在乡镇工作多年,不仅想回县城工作,还想得到提拔,当个副县长、副书记之类的,至少也弄个县长助理当当。

新县委书记也基本答应了了他的请求。但是否真心答应、真心帮他的忙,他心中并没有底。他看到别的人送钱买到了官,他心想,自己不送钱,根本不可能上去。因为有钱的人多的是,谁送上了、或谁送得多,就给谁办,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他也想到了送钱。当他把他的想法和周围要好的朋友们说了,并着手操办这事的时候,没想到,朋友们大都不支持他这样做。朋友们的观点是:别人送钱买官,确实买到了,但钱也花得不少,可人家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而是当官捞下的钱,一来能够拿得出来,二来花得也不心疼,即便就是花了钱买不到官也不至于揭不开锅。而你呢?一个穷乡党委书记,哪里来的钱给人送呢?万一弄不成,怎么办呢?

朋友们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谁也清楚,他虽然当了多年的乡党委书记,穷乡僻壤,到哪里去捞钱呢?但他并不甘心就此罢休。于是,通过银行信用社贷款、向亲切朋友借款,还是把钱送出去了。而最后的结果不出人们所料,他的官没有买到,那个新来的县委书记却突然间调走了。这下可把他给套住了:银行信用社的钱是年初往外贷,年底必须往里还。有的朋友的钱也是紧钱,只能供他临时周转一下。如果他的官买到了,这些钱还可以变通着迟还一点,因为老百姓有句古话,叫“借米看谷囤”。但眼下,他的官并没有买到,而且县委书记也调走了,有谁还敢让他拖欠呢?于是,到了年关前后,要账的屁股后面追着一群,这下可把他难坏了。甭说还钱,他就连年也已经穷得过不起了。朋友们见他可怜,东家一袋米,西家一袋面,张家一桶油,李家几斤肉,总算凑乎着过了个年。

年后,他找到了那位调走的书记,想把送出去的钱要回来。按理说,花钱买官,说白了,无非就是一桩生意。买卖不成,各归原主,两不相欠,这是基本规则。但那位调走的书记却不按规则出牌(这是多年以前的情况,现在不是这样了),不仅不给钱,连账也不认。不过,毕竟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这位书记,后来又专门回到他工作过的地方,毕竟他的余荫还在,他从县财政弄了些财政支农周转金,给了这位乡书记。给多给少,人们没有再去细打听。这位乡书记,拿上这笔钱,与人合伙开了个小煤窑。据说小煤窑还死了不少人,也没有挣到钱。后事如何,已经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了。因为比这更严重、更有趣的买官卖官故事每年每月还在继续上演着,相比之下,过去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人们都渐渐地淡忘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2: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四:

一个人口不足20万的国家级贫困县的教育局长

值多少钱?

一般贫困县的财政都是吃饭财政。本县收下的税款,甭说干别的事,就连本县的公职人员也不足以养活,每年都需要上级财政予以补贴,历来如此。而在一个县吃财政的人员中,教师队伍又占了一大半。所以,一个县教育局长也就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二县长了。

教育局长确实有权,这一点也不假。简单列举一下,大家就知道他的权究竟有多大。比如,国家历年来一直比较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用于这方面的投资也逐年增大。教育基建规模一直不小,危房改造维修、设备配置,花钱都不是小数。还有民办学校的设置审批、国家对民办学校的支持等,这些都是从政府方面赚钱的路子,而且赚的都是大钱,而不是小钱。学生分配、教师录用、民办教师转正、教师调动、教师职称评聘、学区校长、县直中小学校长的提拔任命、甚至基层中心小学校长提拔等等,这是从教师身上赚钱的渠道。教材发行、教辅材料订阅、校服制作、作业本印制推销、学生择校、学校乱收费等等,这是从学生家长身上赚钱的渠道。

了解了一个县教育局长赚钱的渠道,你就不难知道一个教育局长究竟值多少钱了。

前些年,某县的教育局长空缺。想当教育局长的人当然很多,但往往是光说不练的多,真正能够有实力参与竞争的并没有几个。某乡镇书记,自恃实力雄厚,且已经做了前期投资,这次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以后又进行了专项投资,自以为这个局长非他莫属了。不仅他这样认为,旁边的人也觉得就是他的了。但是,当最后的结果出来之后,却不知从半道儿上不声不响地杀出个程咬金来,让人们大跌眼镜。据人们说,这个人的投资超过了百万。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件事情,人们还悟出了一些道理,积累了一些经验。买官卖官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还需要讲究战略战术,还需要进行认真地经济效益分析和可行性论证,需要有风险投资家的胆识。至于是否需要像美国总统竞选一样,建立咨询班子,那就不得而知了。前面所说的那位乡镇书记,也完全可以拿得出这百万元的投资来,而他采取的策略就是到处宣扬,这个局长非我莫属了,以便让其他人死了这条心,主动退出竞争。但估计他最后失败的原因在于效益分析做得不到位,风险意识不强,投资额度小了点。而那位最后的成功者的基本策略是不事声张,一切暗中进行,而且一次性投资到位,给其他竞争对手来了个措手不及。

另外,还有一条因素必须充分考虑,你的投资项目的可开发利用年限。这一点很重要。县局级干部的任职年龄是53岁一刀切。如果你已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比如,只能干一届,那投资就必须慎重考虑,如果你能够干两届、甚至更长,那又另当别论了。估计那位乡镇书记之所以不愿下太大的本钱,也与这一点有关。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2: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五:

从一个副科级理论教员升到正科级理论教员用不用花钱?

按照常人理解,这不需要花钱。在买官卖官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也不用花钱。这位想升迁的同志也是这么理解和认识的,所以,他既想升迁,也一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他的这一目标就是怎么也实现不了,很是叫人烦恼。

可是,烦恼归烦恼,事情要想办成,这个坎儿总得过啊。周围的朋友同事劝他要适应现在的形势,按现行的规则办事,可这条犟驴偏偏就不认这个理。然而,官职总是稀缺资源,难道卖官者还发愁等不到一个自动找上门的主儿?

时间一天一天地临近了,双方都没有什么动静儿。研究干部问题的会议就要在下午召开了,还是这条犟驴自己终于坐不住了。他给县委书记拔了个电话,并在电话里说,某某书记,我的那个事情你准备办还是不办?如果你同意办就办了,如果不同意办,那么,举报你买官卖官的材料我已经写好了,你卖给谁什么官,收了多少钱,材料里面都有,你就看着办吧。说完就把电话给挂了。不一会儿,县委的组织部长就派员来对该同志进行例行考查来了,考察完毕后,这个事情在下午的常委会上就顺顺利利地通过了。

事后,这位组织部长见了那条犟驴,还主动邀功说,你的那个事情我给你办了。按照常人的理解和做法,送个顺水人情,哼哼哈哈两句,应付过去就算了,说两句好听的话又不费你什么劲儿?你猜,那条犟驴是怎么说的呢?你也到我跟前卖乖来了?我的事情怎么办的,难道我还不清楚?我不会领你的情的,我的事情是怎么怎么办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2: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六:

千万不要自以为非我莫属

前些年,曾经听人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半疯半癫半傻瓜的后生,爱上了本村最漂亮的一个姑娘,姑娘叫辛改蝉。这个小伙子虽说有点傻,但还有自知之明。他心里很清楚,甭说是他了,就连村里最漂亮的小伙子,人家姑娘也不一定能看得上。但他并不死心。最后他想出了最绝妙的一招:世界人民都死干,就剩下我和辛改蝉,到时候你不跟我过跟谁过去啊?事实是,世界人民并没有死干,即使死干了,难道那姑娘就非得跟你过不成?

这只是一则真实的笑话,但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事,如果不信,就请继续往下看。

某县县医院的院长到龄了。他的手下有两位副院长,一位分管内科,一位分管外科,且都是在当地有名望的高年资医生,都曾分别当过内科和外科主任。按理说,院长退休了,这两位谁接院长的班也合乎情理,也是人心所向。这其中一位,早就在当副院长的同时,利用自身在当地的影响,在外边种起了自留地。后来,当他看到县医院每况愈下的现状,更是干脆在县城里与人合伙办了一所医院。因此,如果老院长退休,这接班人就非剩下的那一位副院长莫属了。但是,他等了一年,院长不退,再等一年,院长还是不退,一直等到县里的书记县长都调走了,院长还是没有退。这里边,人们普遍认为,不是这县委书记、县长对原来的院长如何好,要故意地多挽留他些时日,而是因为县里各方面的人也都自以为这个院长是非那个副院长莫属了,所以也就没有人在底下操作这个事,致使书记县长一直没有等到“合适的院长人选”,所以就把这事给耽搁下了。可等到新的书记县长上任了,准备研究干部问题了,原来的那位副院长自己的年龄也早就超过了。你说,这世上哪里有非我莫属的事呢?

这一次,老院长下台是确定无疑了,唯一不确定的是由谁来当这个院长。一位曾经在该院工作过多年、调到外地医院工作也已经多年的同志,听到这个消息,也有意回来竞争这个院长的位子。据说他曾经投资了不少钱,有关的领导也曾经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到最后的结果出来,却是另外的人选,他并没有当上。因为人家的馍馍要比他的大多了。

这又是一个自以为非我莫属、却最后又让煮熟的鸭子飞了的人。

结果宣布以后,还没等他开口,原先答应他的那位领导就主动通知他说,你的事我没有给你办成,你来一下我的办公室。他应约去了那位领导的办公室,那位领导主动问他,你的钱是多少来着?他说多少多少。领导二话没说,如数退给了他。他拿到钱以后,又和领导聊起来,说我真正的花费实际还不止这些,但其余的只能白扔了,这个多少,那个多少,都撒了胡椒面了。那位领导很痛快,说那你一共花了多少呢?他说多少多少,该领导又非常爽快地如数给了他。他出门后,心里觉得,事情虽然没有办成,但应该还算十分幸运:因为至少还没有把钱白白扔进去,更何况还赚了一些——他后边所说的花了多少多少钱的事,有不少是虚构和夸大的数字。

这次调整医院领导班子,花钱买到副院长和花钱没有买到副院长、且钱也没有要回来的还大有人在。前边的那一位真算是十分幸运的了。至于花钱买到官的是些什么人?在这些人身上以后还发生了那些故事,那是后话了,不属于本文要讲述的范畴,这里就不赘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七:

一万元能买到什么?

这是与地方铁路总指挥故事同时同地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故事。

某地区某局某科长,听见别人花钱买到官当,自己也心痒痒。凑了一万元钱,送给了当地的主要领导,想买个所在局里的副职当当。不知当时那位领导推辞了没有、拒绝了没有、或者批评了没有?钱最后还是留下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该领导把钱却交到了当地的纪检委,并在一次当地机关大会上公开讲,我们有的同志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服务上,而是每天琢磨着如何向上爬,伸手要官,拿钱买官,严重地违反了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腐蚀了领导,这样的人我坚决不会让他上!我已经把他的钱上交到纪检委了,希望大家今后一定要如此等等。

各位看客,您看了这则故事有何感想呢?您觉得这位买官者用东挪西借的一万元买了个如此下场,值得同情吗?是可怜?还是可笑?可耻还是可悲呢?您觉得那位官员是廉洁,还是作秀?缺德还是卑鄙?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2: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八:

一文价钱一文货:款到再发货。

某君,普通人员一个,看着别人当官的日子过得体面滋润,也听说花钱可以买到官做,于是他也就动了这方面的念头。好不容易凑起了10来万元送出去,想买个乡长之类的官当当。但,最后的任命结果是县里某某局的一个局长。这是一个非常烂的局,几乎没有半点油水可捞,他心里很不服气。

后来听人们说,近年来,随着乡镇的事权的增大,买官卖官的行情也水涨船高,十来万元根本弄不到个乡镇的正职。没有办法,事到如今,就像是过河,当你已经走进河的中央,挽起裤腿过不去,就是脱了裤子也得过啊!总不能半途而废返回来吧?况且,走到这一步,已经是你想返也返不回来的呀!于是,某君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下走,据说,又凑了翻倍的钱送了出去。过了不久,任命又下来了,在给他保留现职的情况下,又赠送了他一顶官帽——某业务相近的局的书记,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局里,由他说了算,在这个新局里,他又多了点参与的权利。

后来让他去当书记的这个局,原来是有书记的,是上一任领导任命的,据说是个人关系,没有花多少钱,那位原书记也根本穷得没有钱可送。领导上为了给这个新的出资者筹措货源,那位还没有到龄的书记就被提前赶走了,才把位子空出来。

据人们说,被赶走的那个人倒没有什么,因为即使在职他也捞不到什么,无非就是能跟上人家混个吃喝而已。因此,他在临走时并没有为自己伤心落泪,倒是很为这位新上任的书记担心:他花了那么多的钱,何时能捞回来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2: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九:

把买官的投资转换为保官的开支,也是值得的。

某君,某乡镇的一把手,在乡镇工作也已经有了年头。他想回到县级机关,弄个局长当当。钱是送出去了,也送得不少,但最后却没有回到县级机关,而是被平调到另外一个乡镇继续当了一把手。他不理解,去找领导问。领导很容易地就打发了他,钱也没有退,而且让他无话可说。你猜,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此君在原来乡镇一把手的位子上,就是一个心狠、手辣、胆大、霸道的主儿。自己捞了不少,还给当地政府欠了一屁股债,民怨沸腾,告他状的人很多。领导告诉他,县里把告你状的事给压下去,没有对你进行查处,就已经是便宜你了,你还想再高升?这次给你换个地方,是把你保护起来了,你还不满足?他无言以对。

后来,社会上对领导的这种做法也表示出充分地理解。因为,如果不把这位乡镇一把手保起来,而是把他给免掉,那空出来的位子,领导上不是还能卖更多的钱吗?领导总不能为了你一个人的利益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吧?世界上哪有倒贴面的厨师呢?况且,对那位书记来说,平调你到另外一个乡镇,虽然比不上县里一个好一点的局,但你总还可以继续捞啊!
发表于 2009-12-28 22: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太深了!!!!
发表于 2009-12-28 22: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太深了!!!!
发表于 2009-12-28 23: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买官之前要选好主子,不然的话,血本无归.
发表于 2010-1-2 16: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要是发表在《求是》或《瞭望》上,那才有看头。
发表于 2010-1-3 15: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人穿上衣服遮盖了裸体,官场上的事情,只是平时套上了一个表面,其实暗箱里的东西地球人都知道,
发表于 2010-1-3 15: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一句话,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官员的传奇的一生!
发表于 2010-1-3 15: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人穿上衣服遮盖了裸体,官场上的事情,只是平时套上了一个表面,其实暗箱里的东西地球人都知道,
发表于 2010-1-3 15: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人穿上衣服遮盖了裸体,官场上的事情,只是平时套上了一个表面,其实暗箱里的东西地球人都知道,
发表于 2010-1-3 17: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字:垃圾!
发表于 2010-1-10 12: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tj_1979 于 2010-1-10 12:08 编辑

领导权利过于集中,那些委员会什么都是虚的。
发表于 2010-1-29 16: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L: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4-21 10:56 , Processed in 0.1294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