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爱一个人,就是要承受他生命的碎片(借用此电影广告宣传语)。
“又下雨了,不喜欢带雨伞的我,像这样每次下雨总要找避雨的地方。可能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反正湿了也没人担心我。所以没有雨伞也无所谓。”
惠英,一个25岁的女孩子等待着自己的初恋。
阿姆斯特丹的正面是郊外那大片大片的雏菊,背面却如惠英的爱情般空白。
“给您送花来了。”那声清亮的呼喊,分明是在延续着在那个有着漫山雏菊的乡下,留下的那一段失足落水后引发的唯美爱情故事。
那也是惠英的爱情憧憬。她坚定的认为,送花的人是爱她的,并且在心里期许他的到来。
她等来的,是因为掩护需要而让她画画像的国际刑警郑忧。郑忧顺手拈来的一盆雏菊,竟让她误以为,他便是他----那个她一直在等待的人。郑忧没有告诉她,他不是那个人。因为此时的郑忧已经爱上了温婉的惠瑛。
如果有个人,在你过河的时候不小心失足落水,而为你搭一座桥。那他一定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好男人。朴义就是这样的一个男人。
在乡下避难时,他发现画雏菊的惠英,并且喜欢上她,但却因为自己的身份,没有接近她。他是一个杀手。杀手,和妓女一样,爱情的宿命是不善的。
“为了生存在这个世上,所要遵守的原则是保守秘密。保守秘密就要说谎,一个谎言不断引出其它谎言。秘密就是生命,为了保守秘密,我尽量不与任何人交往。”这是朴义的自白。
他还是习惯在角落里默默关心着她。在她失声后,郑忧因工作关系离开,他鼓起勇气接近了她,可他并没有告诉她,他便是那个他。即使之后郑忧的再次回来,也是如此。他觉得郑忧更适合在惠英身边照顾惠英。
................................ ...............................
最后,惠英才知道,她一直等待的,其实就是在她身边的朴义。这咫尺的幸福,等她察觉,便要离开了。为了替朴义挡那一枪,惠英的血洒在了那雏菊花上。
说出来是故事,看透了是人生。
我想惠英并不懂得爱情。虽然她同时拥有两个男人的爱。实际上她至始至终都没有爱上谁,而是爱上了爱情的感觉。不然,怎么会在得到朴义才是她真正找的人时,瞬间喜欢上朴义。真正懂得爱情的应该是朴义,他知道惠英喜欢郑忧,也知道杀手这个职业的他没法给惠英幸福,所以,他希望郑忧能给惠英幸福。所以一直没有把真相告诉惠英。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成全她的幸福。
有时候,我们总是望着远方的风景,却忽略身边的美丽。其实,爱有时近在咫尺。只是我们不曾带上发现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