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457|回复: 110

我的宝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5 17: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作多年,既没有积攒下花花绿绿的美丽衣衫,也没有值得炫耀的金银珠宝,更没有阿堵物傍身。家里只有几百本书,几百张CD和几百盒磁带。
我那可怜的微薄的薪水,更是为国家铁道部和旅游景点做出了小小的贡献。
今天双休,天气炎热,蜷缩在家里,整理了一下历年来积累的宝贝,那些我妈常说的“既不能吃也不能用的东东”。所以说代沟嘛,我妈眼里的废物,却是我的宝贝。
每一本书,每一张CD,每一盒磁带,都能忆起当时的情景,也记录了一个个心情故事。
先从书开始,一一细数我的宝贝们。

【红楼梦】全集,三本,购于1998年,翻了翻尾页的定价,35.2元。现在的35元,大概都不够买一本精装版的【红楼梦】吧。
书有些年头,加上经常翻阅,书页开始打卷,残破。让我心痛不已。
那年的生日,下了班回家,经过新华书店,忽然想起这天是自己的生日,于是进去买了这套书。
后来买的书增加,但这套红楼一直是我的最爱,所以把它排在第一位。
DSC07447.JPG


【红楼梦诗词解析】,作者刘耕路。这本书得来有些不易。
95年女友在武汉华中理工读大学,那年的端午节我去武汉玩,在她寝室看见了这本书,死缠烂打要她送给我。被我磨得没办法,虽然她也是红楼迷,还是答应了送给我。(这本书是她从她爸爸书房偷来的,送给了我很是伤心,在这里谢谢了)
那年的端午,我们两个人跑遍了半个武汉,就为了想再去买一本【红楼梦诗词解析】,结果很失望。
这本书是1986年出版的,定价2.95元,不知道后来有没有再版了。此后我在所有到过的书城书店都没有看过这本书。
DSC07448.JPG

【趣说红楼人物】【红楼女性】【记忆红楼】,这三本书08年9月购于广州书城。定价分别为42元,68元,36元。
08年的9月,我一个人在广州过的中秋。
记得中秋那天,一个人提了个相机在北京路瞎逛,居然逛到了南越国旧址。站在古旧的楼房下呆了很久,听着耳边的饶舌鸟语,发古之幽思,浮想连翩。
【趣说红楼人物】,作者王意如。这本书采取的是漫话式的写法,既紧扣作品,不作索隐,但也东拉西扯,旁及左右,既忠于原著,不玩戏说,但也引类譬喻,伤时讽世。不可能人人都变成红学爱好者,但至少我们可以用心来感受名著,感受它的魅力。

【红楼女性】,上下册。主编:杜贵晨。
这套书共有六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红楼女性】【红楼男性】。
这套丛书讲历代关于红楼人物的评论资料汇与一册,菁进行分类汇编,撰写类序,有助于研究者和爱好者更快更全面的掌握相关资料,从总体上对红楼文物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每本书后都附有研究论著目录和评论家的索引。
这套书比较专业,所以只略略看过几遍,并不是很能明白。

【记忆红楼】作者,欧阳奋强。
这本书汇集了87版【红楼梦】所有主创人员的文字和图片记录。记录了当时他们拍这部电视剧的点点滴滴和心路历程。欧阳奋强的自述,还有大量的珍贵图片,所以我在书城看见它,第一时间就买下了。
现在新版的红楼,很多网友戏说是【聊斋】,我想,我是没有勇气去看新版红楼,以免破坏了我心里红楼的美好形象。
DSC07449.JPG

DSC07450.JPG
DSC07451.JPG
DSC07452.JPG

东汉有个大经学家,叫郑玄,某天,有个丫头做事不遂他的心,想要惩罚她,丫头居然还顶嘴,郑玄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让那小丫头跪在地上反省。另一个丫头走过来,问她:“胡为乎泥中?”丫头回答:“薄言往朔,逢彼之怒。”
如果你喜欢读【诗经】的话,那俩丫头的对话估计会让你大吃一惊,因为前一句出自【诗经,邶风,式徽】,后一句出自【诗经,邶风,柏舟】。公元五百年前的诗歌,离开他们也够遥远的了。郑玄家里的小丫头对【诗经】竟如此熟稔,恐怕是因为【诗经】的魅力吧。
文学的魅力,不管年代再久远,都能让我们深深着迷,能与我们融为一体。


发表于 2010-8-15 17: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第一套那三本书,不过是D版的,当时花了50块(还讲了价),看来还是被老板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续红楼梦】作者,秦子忱。
《红楼梦》在历史上一度被判为“反书”“禁书”。它的后四十回并非完全没有原版。但因世事动乱,都已散落无迹。后世数百年来,续写之人不在少数。
【秦续红楼梦】的作者秦子忱是位军人,曾任兖州都司。他于嘉庆二年开始撰写【续红楼梦】,嘉庆四年梓行问世。
对于【秦续红楼梦】,清人因其“神仙人鬼混杂一堂,荒谬无稽”便戏呼为“鬼红楼”。此书语言文字与众书不同,方言俗语颇多。像我这样水平不高的,看起来颇为吃力。
1985年出版,定价3.45元。
DSC07453.JPG


【周汝昌,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看了央视的【百家讲坛】后才买的此书。
周老先生就不用说了,他是现今中国红学第一人。
刘心武是根据周汝昌先生编校的《石头记会真》为依据,展现了古本红楼梦与程高本的不同之处,得出了不一样的红楼梦结局。刘心武先生掺杂以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着重运用了周汝昌先生的研究成果(详参周汝昌《红楼梦的真故事》),辅助以俞平伯等人的研究,撰成本书。
我个人认为刘心武揭秘红楼有点哗众取宠。
DSC074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7: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第一套那三本书,不过是D版的,当时花了50块(还讲了价),看来还是被老板黑了。
leixg 发表于 2010-8-15 17:49


我在新华书店买的,不还价的。

发表于 2010-8-15 18: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好宝贝!羡慕……
很小的时候在奶奶的房间总看到很多书,都是厚厚的一本,后来知道是四大名著,等到自己要看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去向了,大概是哪个亲人收藏了,还好有个银镯子是奶奶留给我的,也算是个念想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8: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增刊,定价68元。
这本书把中国最美的景观概括出来了。比如最美的十大名山,最美的五大湖,最美的七大丹霞,最美的十大峡谷。。。。。。
这本书是论坛里一个叫“城市越野”的网友送给我的。
去年过年他回泰和,说有本书要给我看。我们约在一家咖啡厅见的面。看他的名字,以为他是一个年纪比较大的男人,没想到却是个小男生。小男生很腼腆的喝着咖啡,完全没有网络上挥洒自如的潇洒劲,哈哈。
过完年小男生回去工作了,书一直留在我这里。睡前在灯下翻几页,梦里就可以神游祖国的名山大川。再次感谢城市越野。

DSC07455.JPG

点评

cc
这本书我也有  发表于 2013-2-10 16:58
发表于 2010-8-15 18: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部中国国家地理很感兴趣。本人看书一是地理 二是历史 三是传记

你的宝贝赶紧续上。才摆上了几件
发表于 2010-8-15 18: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三国里的人物传记  或是朱元璋的传记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9: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著
购于1994年,定价4.9元。
94年,正值我的工作调动,闲来无事,买了这本唐诗。
那时候没有网络,电视频道可供选择的也不多,除了看书,就只能看书。这本唐诗是我看的最多的一本书,也是看的最仔细的一本书,书里有我密密麻麻做的笔记。所谓诗庄词媚,相比唐诗宋词,我更喜欢押韵的唐诗。摇头晃脑读来,i唇齿余香。
说起唐诗,忽然想起以前在一本什么杂书上看过一幅对子,“烟锁池塘柳”。金木水火土,五行全齐了。
这副对子也是有典故的。
乾隆一次临江南科考,两名举子不分上下,乾隆于是出此联而试,一名一见当场调头就走,另一名想了半天只好悻悻而去。乾隆于是御点先走的为第一。众臣问其故,乾隆说:“我此联为绝对,能一见断定者必高才也。”确实此联可称绝对,上联五字,嵌“火、金、水、土、木”五行为偏旁,且意境很妙:一个幽静的池塘,周围绿柳环绕,一层层烟雾将其深深的笼罩,这简直就是一幅山水画。若干年后,终于有人对了下联:“炮镇海城楼。”单从字面上看,也是以五行为偏旁的,但意境与上联却差得太远了,只是勉为其对罢了。后来还有人前赴后继的续对:灯深村寺钟。茶烹凿壁泉。这两副下联,意境稍好,但五行偏旁的位置又不吻合。
(百度了一下,此对子出自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中,“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灯垂锦槛波,烟锁池墉柳。妄梦五湖湄,郎家大堤口。”)

DSC07456.JPG

DSC0745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9: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三国里的人物传记  或是朱元璋的传记
红灯VS绿灯 发表于 2010-8-15 18:57


有【易中天品三国】【大清秘史】之类的,稍后。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9: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三百首】
购于1999年。定价16.8元。
宋词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所以民间才有诗庄词媚之说。
像曾因写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他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曾经和朋友闲聊,如果时光倒流,最希望回到哪个年代,他说宋代。那个时候的名妓歌姬最有名。(我觉得唐代的名妓也很多,像薛涛,步非烟)扯远了,从宋词扯到名妓去了,不过宋词的发达也真的离不开这些名妓的作用。

DSC07458.JPG
发表于 2010-8-15 20: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20: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楚辞】作者:屈原,宋玉等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曲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楚辞】和【周易】【三十六计】,是在老街一家小书店买的。忘记注明购买时间,大约是1995年左右买的吧。
【周易】买了回来基本就没看过,因为根本看不懂。放在书柜里算是个摆设。【三十六计】倒看了很多遍,属于看过就忘的那种。
【离骚】构思奇特,辞藻华丽,气魄宏伟,抒情深刻,在古典诗歌宝库中首屈一指,不过,本人文化水平低,很多字不认识,看起来还要一边翻字典。值得庆幸的是,这本书有注解。
DSC07459.JPG

DSC07460.JPG

发表于 2010-8-15 22: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瓜姐姐,我现在知道为什么一直等不到你的好消息了,因为你把所有的感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书里去了,对吗?我真的很羡慕你有那么多藏书,就像有些古玩收藏家,这些书也会是你一生的财富。
发表于 2010-8-16 08: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书啊,每次去你家的时候看到那书架上面的书,都没有去翻过,下次就要去你家翻家了.
发表于 2010-8-16 10: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原来有清末民国期间我曾祖父留下的线装古书两大箱,后来不知怎么就不见了,记得小时候常去翻,有康熙字典全套还是泰和当地的一些文人秀才的书稿文章。下次回家一定去老屋找找。
发表于 2010-8-16 10: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诗词解析】,作者刘耕路。这本书曾经是我父亲的,后来一朋友来我家借了一直就未还.不知是否是你那本?上面应有大学的印章,是我在大学的姨夫送给我父亲的.为这父亲一直耿耿于怀我所藏的唐诗宋词红楼梦比你的版本还老,.小学时父亲就要我背唐诗宋词和毛泽东的诗词.很多如今已忘,但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刻的.
发表于 2010-8-16 10: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旧时没有人去研究书辞,现代人不去把玩电脑。
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回答:满大街都是些无聊的人
发表于 2010-8-16 10: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经理 于 2010-8-16 10:49 编辑

蝶衣楼主才貌双全。
发表于 2010-8-16 12: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古论今,古为今用。
这是我对历史和古文的态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8-17 18:25 , Processed in 0.1240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