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ijorzhang 于 2010-11-5 10:52 编辑
今天朋友问到我对中国楼市的看法,聊天之后,我把我的观点记录了一下,供大家分享:
首先,如果政府要控制价格上大跌,自然有很多人心理上接受不了,引起社会动乱
价格大跌是突然的,直接的,政府和房主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炒房的人是要有盈利才去炒房的
没有盈利就不会炒,也不会出手,就算出手也是亏的
政府这点很聪明
所以政府想控制价格在现有基础上上下波动不大
这样来说社会就稳定了,炒房的业主不愿意出手,没有这么多流动资金炒其他房子
月供压力大,部分可能亏本出手
这样的结果之二:百姓在说政府政策这么多,房价还是没有跌,有些失望,同时也给炒房的业主一个定心丸
这是政府第一步:稳定炒房业主,稳定炒房资金不要流动了
第二步:控制市场需求
比如最近出的限购令,首付比例,税费等,把部分刚性需求挡在门外,继续观望,形成低迷市场现象,跟开发商打资金战。
政策之一:政策性住房供应,速度可以看政府数据,打八折看;
政策二:政府今年4月规定,任何楼盘开工到完工不得超过三年,以免开发商慢慢开发,变相捂盘。增加开发商的资金压力
政策三:土地增值税预征率提高,税费提高,再一次增加开发商成本和资金压力。
政策四:开发商买地,有没有开发的土地的开发商不得买地,五月出的政策。
政策1-3增加一手房供应。控制市场,把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这点很重要。结果开发商降价。
第三步:2-3年后,打开限购令,市场开始重新回到自由市场,政府加强银行信贷,税费监管。
现象一:经过两年多的资金压迫,开发商一手房价格有所下跌。
现象二:政府打算五年内人民收入增加50%以上,就是说工资增加50%以上。也就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入分配把。人民购买力增加,考虑到通胀因素,可以认为百姓对大部分东西购买力没有增加,都是维持现在或者之前水平,但是因为这几年房价没有涨,对于房子来说,购买力增加50%,百姓买的起房子了。这时候百姓开始不再这么多怨言政府政策没有效果了。
现象三:二手房要不继续持有,要不亏本变现。流动性限制。
考虑通胀因素,一手房降价,楼市整体下跌幅度大概50%左右.也就是说一手房直接降价幅度在15%-20%之间(绝对值),通胀带来的降价在30%-40%之间(通过购买力判断的相对数).
佐证:
1.今年前段时间,万科北京一个楼盘部分房子涨价几十块钱,结果政府就放言出去,盯住万科。
结果,房企都说,我们不涨价,维持现状。
2.今天4月1日起,各地土地出让需报国土局总局批复之后方可拿到国土使用证(没有国土证就不能办理银行信贷).
3.国家正在加紧房产税,物业税,财产遗传相关税等财产持有税的筹划立法,以便通过税收代替地方的土地财政.
政府这招可以说是温水煮青蛙。房企和炒房的业主好比青蛙。
政府这是运筹帷幄
也只有中国政府才可以做到,政党轮替是不可能做到的,政府轮替的话,政党之间就有一些急功近利,做不到这样运筹帷幄
痞子张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利用本观点的一切后果损益使用者自己承担,与本人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