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07|回复: 8

有谁知道梁潜是泰和何许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2 16: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潜(1366-1418),字用之,江西泰和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翌年任四川苍溪县训导,后被荐任四会知县。在任期间,爱护百姓,铲除积弊,崇尚宽厚政治,治理民政更为勤恳。稍有闲暇,就到学舍教授诸生学业。执政年余,百姓诚服,争讼平息。流徙在外的人纷纷回来,数以千计。   梁潜曾先后调任阳江和阳春知县,均有政绩。每任将要离去时,百姓都群出挽留,道路满塞,许多人流泪惜别。永乐元年(1403),梁潜奉召修《太祖实录》。书成之后。被提为翰林院修撰,兼右春坊右赞善,代郑赐总纂《永乐大典》。成祖到北京时,曾召他到寓所,多有赞许。永乐十五年,成祖再到北京,叫他辅佐皇太子。当时,有个姓陈的千户擅取民财,皇帝下令贬谪他去交趾。几天之后,太子念陈有军功,赦罪放回。皇帝知悉,非常震怒,立诛陈千户。此事牵连梁潜,也被捕下狱。由于无人替他辩白,终被处斩。   梁潜有著作《泊庵集》。
史书记载
梁潜,江西泰和人,字用之。洪武要举于乡,历知四会、阳江、阳春诸县,有治绩。永乐元年(1403),召修太祖实录,擢翰林修撰,代为《永乐大典》总裁。官至翰林侍读兼右春坊右赞善。十五年,成祖赴北京,与杨士奇留辅太子。谗者诬太子擅宥罪人,事连潜,下狱死。作文纵横浩翰,风格清隽,学者号泊庵先生。有《泊庵集》。
发表于 2012-7-23 08: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和内容怎么不符合啊!
发表于 2012-7-23 08: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12-7-23 08: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1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10: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1365927209 发表于 2012-7-23 08:14
问题和内容怎么不符合啊!

没有不符合啊,我把他的事迹写出来。不知道他具体是泰和哪里人啊!
发表于 2012-7-23 11: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踏雪寻梅829 发表于 2012-7-23 10:14
没有不符合啊,我把他的事迹写出来。不知道他具体是泰和哪里人啊!

原来你想问的是这个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17: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找到啦!是泰和澄江镇西门梁家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1: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西门梁家的宗亲吗? 如果看到此贴请查下梁潜的详细世系!QQ:346928085
发表于 2012-7-27 07: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潜(1366-1418),字用之,江西泰和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翌年任四川苍溪县训导,后被荐任四会知县。在任期间,爱护百姓,铲除积弊,崇尚宽厚政治,治理民政更为勤恳。稍有闲暇,就到学舍教授诸生学业。执政年余,百姓诚服,争讼平息。流徙在外的人纷纷回来,数以千计。   梁潜曾先后调任阳江和阳春知县,均有政绩。每任将要离去时,百姓都群出挽留,道路满塞,许多人流泪惜别。永乐元年(1403),梁潜奉召修《太祖实录》。书成之后。被提为翰林院修撰,兼右春坊右赞善,代郑赐总纂《永乐大典》。成祖到北京时,曾召他到寓所,多有赞许。永乐十五年,成祖再到北京,叫他辅佐皇太子。当时,有个姓陈的千户擅取民财,皇帝下令贬谪他去交趾。几天之后,太子念陈有军功,赦罪放回。皇帝知悉,非常震怒,立诛陈千户。此事牵连梁潜,也被捕下狱。由于无人替他辩白,终被处斩。梁潜有著作《泊庵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8-18 05:24 , Processed in 0.0576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