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83|回复: 15

千年黄庭坚 黛绿刀坑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1 13: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年黄庭坚  黛绿刀坑口

在泰和县城广场的西南(人民文化宫西南边)有一条路叫山谷路,这条路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曾经在泰和做过县令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在北宋诗坛上,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齐名,世号“苏黄”。元丰三年至六年(1080——1083)任泰和知县。
  辛酉年间(公元1082年),黄庭坚有一次重要的巡视,就是到大蒙笼山(现名大岭山,在南车库区)整饬盐务。起因是有小吏报告:“大蒙笼山民不服王法,有意与官府作对,朝廷下达的销盐任务,无法摊派下去。”黄庭坚从早禾渡(今禾市,又名早禾市)来到刀坑口,正遇上里正(宋朝时乡村最基层的小吏)抓人。里正指责一老汉“目无法纪,不但不买派盐,还聚众闹事,谩骂官府”。黄庭坚了解到百姓并非有意对抗官府,而是里正等借销盐之机,敲诈勒索,欺凌百姓。黄庭坚亲自给老汉松绑,限令里正三天之内把勒索山民的钱粮和牛猪如数归还百姓。并且对百姓们说:“从今日起官府执行盐法,一律自由买卖,决不为难百姓。”山民们听后拍手称快。当晚,黄庭坚写下了《辛酉憩刀坑口》一诗:

群山黛新染,蒙气寒郁郁。扫除迎将家,下簟脱巾袜。南北舍小棠,况可清烦喝,鸟声废昼眠,聊以休吏卒。竹鸡苦唤人,觉坐观法窟。无外同一家,惟己非万物。清波两鸳鸯,善游且能没。惊人相追飞,甚念失其匹。春锄貌闲暇,羡鱼情至骨。广道策坚良,熙熙集於苑。烂额始论功,傥能谋曲突。

刀坑,现隶属于桥头镇店前村。店前村有9个自然村,5个村小组,180多户,740人。古时,这一带都叫刀坑。 居住着陈、谢、曾、李、温等姓村民,陈姓为主。有50多户,200多人。

陈氏,乃虞舜之后裔。夏禹得帝位后,曾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城(今河南虞城县)。周武王灭商后,为追封前代圣王之后人,找到虞思之裔妫满,将其长女太姬许配给他,封他为陈侯,后人以陈为姓。泰和陈姓始祖晖公,是宜都王叔明十二代孙,原名名徽。年少时就读于东佳书院,昭宗时进士,官至大理评事,由金陵徙居泰和,同光元年(923),与诸兄弟和叔父(如元美)一起,隐居山林沃野江西泰和柳溪。后散居于塘洲、石山、马市、桥头、澄江等地。刀坑一支为柳溪祖承逸后裔。分别从石山陈家、马市洲陂迁来。辈份有“秉懋邦家善庆长,翼为明听焕文章……”。店前村党支部书记陈听荣、村委会主任陈仍九(“为”字辈)世居刀坑。

正如黄庭坚诗中所记,刀坑客家人讲究卫生,热情好客。“扫除迎将家,下簟脱巾袜”。刀坑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南北舍小棠,况可清烦喝,鸟声废昼眠,聊以休吏卒”。刀坑万物和谐,自由自在,得到了人们的保护,“清波两鸳鸯,善游且能没。惊人相追飞,甚念失其匹”。黄庭坚十分关心刀坑森林防火问题,他用《汉书-霍光传》里的一个典故,教育人们预防重于扑救:“论功”不能只重“烂额”救火人,而更应该采纳人们的防火建议,重视“傥能谋曲突”提建议防火的人。

千年过去,刀坑没有发生过大的森林火灾,林茂粮丰,人们安居乐业。店前村是一个山多田少、资源广茂的小山村,全村林地8400多亩,人均10亩以上,是耕地的10倍,山上主要以经营杉木为主,约有5400亩,毛竹2000亩,每亩蓄积在12立方以上。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泰和县桥头镇店前村林业合作社,社员们把山当作田来种,把山林打造成富民增收的“绿色银行”。按照“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社员们努力发展林业生产,增产增收,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

2006年,顺应林农要求,店前村成立了一个由村民自主成立、自愿加入的林业合作社,社员主要有各村小组长、经营大户、和村里的党员干部等,选出了理事长、监事长,还设有林业治安员、纠纷调解员、防火巡查员及兼职测报员等,带领社员们实现了林业生产 “四个统一”,即统一林业规划、统一安排生产、统一科技推广、统一木材销售。

林业三分造,七分管。在店前这样一个靠山吃山村庄,林业“三防”管理更显得尤为重要,林业合作社这方面工作起步早、历史长、执行硬,制定实施了《村规民约》,由林业治安员、纠纷调解员、防火巡查员分类归口执行处理。这些年,治安稳了,秩序好了,村民创业的积极性也高了,前两年新造的600亩杉木幼林,一年三次锄抚,现在已经 3米 高了,3年就有4.5米 ,可以完全郁闭了。

店前村林业合作社重视科技推广,近两年主要推广的 “四项技术”有原生态免炼山造林技术、针阔混交技术、病虫害预防预测技术和毛竹低改丰产技术等,林改让村民尝到了甜头,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却让大家吃了大亏,不懂科技可不行。各家砍伐下来的木材各自堆放在村路两旁,由合作社统一出面,联系经销商,商定保护价,全村农户合伙抱团,共同抵抑市场风险。

几年来,村里每年连片采伐林木都在1000方以上,低产低效林改造、瘠地更新重造累计达2000亩。一起修路、连片生产、合伙管护、联合销售,带来的不仅成本开支减少,更重要的是每立方原材价格总能比邻村周边高出50元以上。林业合作社理事长曾广远不但种好自己的180亩山地,还承包了别人的200多亩山地,上半年纯收入就超过10万元,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户”称号。店前村2011年人平纯收入达到7000元,有30多户盖了三层小洋房,还有几户买了大卡车、小汽车。黛绿刀坑口,黛绿店前村,正以新的业绩,告慰先贤。

这对老夫妻,结婚60年,相濡以沫,恩爱令人羡慕。

这对老夫妻,结婚60年,相濡以沫,恩爱令人羡慕。

这就是刀坑新村村口。

这就是刀坑新村村口。

刀坑一角

刀坑一角

修葺一新的陈氏祠堂

修葺一新的陈氏祠堂

茂盛的杉树林

茂盛的杉树林

刀坑一景

刀坑一景
发表于 2012-4-11 13: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14:}
发表于 2012-4-11 13: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14:}
发表于 2012-4-11 13: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14:}
发表于 2012-4-11 15: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发表于 2012-4-11 17: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图有文,好
发表于 2012-4-11 17: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4-11 19: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哇,楼主肯定是桥头刀坑给。
发表于 2012-4-11 21: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真是长知识了啊,原来山谷路的得名是这样的啊
发表于 2012-4-14 01: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风景很漂亮!
发表于 2012-4-14 17: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给假给,山谷路是这样来的?
看这图,特想回家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06: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yokel_lee 发表于 2012-4-14 17:01
真给假给,山谷路是这样来的?
看这图,特想回家了!

◆【快阁赋】◎黄从周

--------------------------------------------------------------------------------

发表日期:2012年4月14日  出处:中华辞赋网站 独孤 审辑  作者:黄从周  本页面已被访问 3 次


    赣江之滨,望郡泰和;一中园内,有我古阁。江南名楼,气势磅礴。初唐始建,奉祀慈氏,宋令沈遵,易名“快阁”。

    噫!斯楼也,何其雄哉!挹滚滚赣江之左岸兮,天连京阙;枕巍峨罗霄之南峰兮,地接闽粤。三层翘角重檐兮,四周曲径回厢;36柱负栋而立兮,12廊红石煌煌。檐楔蓠头多彩兮,梁雕凤舞龙翔。青砖墁地兮,图饰穹顶覆瓷瓯;花格窗棂兮,铎响金声唱朝阳。浩瀚赣水,龙腾大泽;朦胧武山,凤翥高冈。仿佛琼楼玉宇,依稀诗歌唱和。

  “阁曰快,自得之谓也”。快哉此风,吹我太常博士,沈遵喜而易,诵经之所唱关睢;快哉此风,吹我涪翁痴儿,遂有千古名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快哉此风,吹我正气楚囚,天祥望之,丹心不改君臣义,清泪难忘父母邦。杨万里、刘鹗添锦绣,王直、罗钦顺增荣光。有沈遵手迹“快阁”,有黄庭坚石刻画像,赞曰:“似僧有发,似俗有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黄庭坚恭录“御制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苏轼盛誉“半苏州”,陆游亲书颂“诗镜”,涪园亭八角,中间曲径通幽处;盟鸥山谷祠,小桥流水花木香。

  “阁曰快,自得之谓也”。然古往今来,楼阁者,抒发郁结之胜境也,如岳阳楼、如黄鹤楼、如大观楼、如滕王阁。天下之大,自得难矣!山谷当年,有事斩然,无事澄然。乌纱救火,刀坑饬盐,认前世母,对野老联,一代才子,何其能哉!然民得安之,而上司不乐。才如天高,命似纸薄,遂有万里归船弄长笛,吾心长与白鸥盟之愿;天祥大魁,状元及第,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为右宰相,作正气歌,一代名臣,何其忠哉!然兵败广东,耻与群儿共竖降,囚船过澄江,一任快阁逆流去,徒然倍增赤子痛。

  “阁曰快,自得之谓也”。快哉此风,吹我后辈赤子。快阁巍巍,屡毁屡建。越千年而功弥著兮,世时新而德愈彰。赣水滔滔,风铃悠悠,伴我莘莘学子攻关夺隘矣。临风远眺,心旷神怡。紫瑶云涛雾海,青原朝阳晚霞。狗子脑塔高耸,京九大铁桥震撼。高速路上叹高速,石虎塘边赞石虎;快阁楼下千帆竞,赣江平湖游人织。育英园幼儿歌声催喜泪,开发区女工纯秀开笑颜。洋楼农舍,不税补贴千古无;鹤发童颜,农保医保惠农有。地产嘉禾,嘉禾遍野;和气所生,和气氤氲。民物繁庶,舟车辐辏;青原扑面,风帆入怀。长笛声声,牵我心境入诗境;白鸥振翅,引我豪情上九霄。

  “阁曰快,自得之谓也”。我辈登临,借江风吐不快也。哀吾生之须臾,羡流光之无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学历不低工资低,河水不涨房价涨。说反腐倡廉,说环境保护,落木千山何处是?叹分配不公、叹贫富不均,澄江一道月有愁。灯红酒绿,麻将哗哗盖朱弦;冷雨敲窗,当今谁人羡苏黄?改革路上盼改革,民主声中增民主,法制园里强法制。科学发展,更上一层楼,方不违全民心愿也。

    嗟呼!快者,感觉也。前人不见今日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学习借鉴,我辈之责任也;创新超越,我辈之期冀也。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也;赣江清风,快阁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天厚我也。或曰:君子之道,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日出之光,含蓓之华,乘风破浪,以践壮志矣。继往圣之贤德,修春秋之大义,解黎庶于困厄,垂丹心于青史矣。天下快而自得,熙熙焉;天下不快而自失,惕惕焉。惟如斯,不愧山水,不愧斯楼,不愧前人也。



发表于 2012-4-16 13: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条路是不是都有由来啊
发表于 2012-5-2 12: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5-2 14: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95:}
发表于 2012-5-2 14: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9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8-17 04:48 , Processed in 0.0657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