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3|回复: 17

儿童节快乐,好书推荐(家长和小朋友都适合)--泰和在线怎么就没有一个读书板块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 10: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幸福人生十八讲   


作  者:蔡礼旭 著
出 版 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01240692
出版时间:2011-06-01
版  次:1
页  数:195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励志与成功 > 心灵鸡汤
商品编号:10791580
印刷时间:2011-06-01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定      价:¥22.00
京  东  价:¥15.40(7.0折)
库      存:送至
江西(现货)


编辑推荐
  蔡礼旭老师先后在国内许多,省市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等地成功举办了300余场传统文化演讲,听众均受益良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着手将他的演讲稿翻译成6种文字向全世界推荐。 《幸福人生十八讲》由蔡礼旭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系列重加整理,删繁就简,萃取精华,精心再版,读者可从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学问和真实智慧,并将其落实在个人的身心修养中,获益无穷。

内容简介
  人生怎样才能幸福?幸福的人生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你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会有好的行为,有好的行为才会有好的习惯,有好的习惯才会有好的性格,有好的性格才会有好的命运。你有好的命运,人生一定会幸福。所以幸福的根源在哪里?在人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正确,你的人生就扎下了好的根基。
  人的一生该怎么规划?童年积福,成年造福,晚年享福。俗话说“少年得志大不幸”,年轻时一大堆福分来了,就容易堕落,就觉得都是自己应该得的,自尊自大,瞧不起人。年轻时多吃苦、多付出,看起来是祸,事实上福已经慢慢逼近了,到了中晚年,福报就会现前,这样的人生经营才是对的。
  一个人到了中晚年能真正好命的关键在哪里?把孩子教好。假如夫妻两个都很有社会地位,家里生活很优厚,但是孩子因为失教,在外面游手好闲,惹是生非,这样父母能不能有好日子过?很多的人到了中年才发现,在经营家庭的问题上轻重缓急搞错了,没有把孩子的教育摆在第一位,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有人说,人太善良了一定会被别人欺负。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来证实一下,善不会被欺负,而且经典也教导我们“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所以擦亮自己,透出光亮,就可以感来很多的光。真正会交朋友的人不是每天去阿谀奉承,送别人东西,讨别人喜欢,这样不能交到好朋友,还会累死你。你只要提高自己的德行,让别人跟你相处时感觉如沐春风,那朋友就很多了。
  《幸福人生十八讲》由蔡礼旭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系列重加整理,删繁就简,萃取精华,精心再版,读者可从《幸福人生十八讲》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学问和真实智慧,并将其落实在个人的身心修养中,获益无穷。
作者简介
  蔡礼旭老师,出生于台湾,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毕业于师范教育和信息专业,曾任小学教师,课余从事儿童经典教学。在教学相长中,有感于圣贤教育为社会首要教育,遂辞去公职,远赴澳洲研习传统文化,多年专精研修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2003年年底起担任“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主讲教师。此后,在各地为教师、家长、学生、企业人士和社会团体(包括高校、监狱等)演讲。2004年年底,在香港举办10天的“幸福人生讲座”,以德行教育为主题,获得热烈肯定。 2006~2008年,蔡礼旭老师在汤池镇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担任训导长、常务副主任,首倡以《弟子规》为基础,向世人展现什么是“人生真正的幸福”。2009年至今,担任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主讲教师。 蔡礼旭老师先后在国内许多省市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等地成功举办了300余场传统文化演讲,听众均受益良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着手将他的演讲稿翻译成6种文字向全世界推荐。
目录
出版缘起
第一讲 正思想观念,创幸福人生
第二讲 重立孝道,仁爱之根本
第三讲 学好文言文,深入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讲 五伦:中国传统道德教育
第五讲 父子关系:父子有亲
第六讲 君臣关系:君臣有义
第七讲 夫妇关系:夫妇有别
第八讲 兄弟关系:长幼有序
第九讲 朋友关系:朋友有信
第十讲 如何学习圣贤教诲
第十一讲 求学第一步:博学
第十二讲 求学第二步:审问
第十三讲 求学第三步:慎思
第十四讲 求学第四步:明辨
第十五讲 求学第五步:笃行(一)
第十六讲 求学第五步:笃行(二)
第十七讲 求学第五步:笃行(三)
第十八讲 善学圣贤教诲,成就幸福人生
·查看全部>>
前言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不衰,不被世界淘汰。无疑离不开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古人早在《礼记·学记》开篇就有精辟的论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可惜的是,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亟待我们的恢复与挽救。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确实是维系社会安定和谐的强大力量,是国家繁荣兴盛的 ‘基石。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过时,因为真理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就像太阳,虽然古老,但每天都是新的,她不仅赋予人类生命,还带来光明和希望。古圣先贤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阳光,普照圜宇,带给人类幸福、美满。
  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代代相传。在汉武帝时代,正式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这个教育政策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初,直到七八十年前,才逐渐被废除掉。
  这—直占主导地位、美好的传统教育,究竟教给我们什么呢? 它教给我们什么是道。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
  它教给我们什么是德。人类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越地做人,此之谓德。
  它也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不论贫富贵贱。都会自然产生五种关系: 父子——父慈子孝; 君臣——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夫妇——男女有别,男主外,女主内,夫妻能各尽本分; 兄弟——长幼有序,兄弟姐妹和睦友爱; 朋友——人与人之间交往,守信用,讲道义。
  这些不是谈玄说妙,而是人伦大道。“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我们要明白,顺应五伦之道是做人的根基。如果违背了五伦的自然关系,人就难以立身处世;家庭不和,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国家就失去了安定兴盛的人道根本。
  这五种关系正常运转的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明了的安身立命之学,也是维系社会安定常态的世间大学问。
  本书就是以五伦课题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教育总纲,让我们细细地去领悟其中的真实智慧,并将此融会贯通,应用于实践,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寻求社会安定、以德治国的当今时代,重绽光芒。
  本书初版由蔡老师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在香港所做的四十个小时的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整理而成,是他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心得报告,相信大家读后会有所收益。
  本书出版后,在广大读者心目中赢得了极佳的口碑。此次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再版,考虑到“蔡礼旭文集”系列图书的完整性,剔除了本书中与其他书重复的内容,保留了原讲座的精华。特此说明。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诸位朋友。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来研讨“如何让人生过得幸福”。首先先自我介绍-下,我姓蔡。礼貌的礼,旭日东升的旭,蔡礼旭。
  我小时候有一个习惯,只要有长辈来到我们家,我只要听到声音,不管我在何处,一定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到长辈面前鞠躬问好,“叔叔好。阿姨好”。当我鞠躬完抬起头来,长辈的表情非常高兴,摸摸我的头说“你这个孩子真乖”。我也很满意,因为他肯定了我。当一个孩子在做有德行的事时,他就是在力行圣贤教诲。圣贤教诲我们要当一个有礼貌的人。所以我从小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后来也因为这个习惯得到非常大的益处。
  大家也不妨设想—下,你进电梯的时候,有一个人跟你微笑说:“请问你上几楼?”诸位朋友,你的感受怎么样?很舒服,可能那一天心情都很好。所以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这个礼貌不得不教。我常常问我的学生、家长:“学礼貌重要,还是考一百分重要?”“学礼貌重要。”那现在的家长,在做前者的工作,还是在做后者的工作?后者。明明口头上都说做人做事重要,但是实际上还是只逼孩子做功课,为什么?望子成龙。那分数好了,孩子就成龙了吗?分数好了之后,孩子人生就幸福美满了吗?所以很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都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判断。
  很多的家长都把孩子往分数那边推,但孩子大学毕业出来的时候,很可能连跟别人打招呼的能力都没有。不要说等大学毕业,很多大学生甚至没念几个月就被学校勒令退学,为什么?人与人相处的能力太差了,还有自己生活自理的能力太差了。与人相处跟生活自理的能力会影响他一辈子,而考试成绩差两分,会不会影响他一辈子?不会。我也是在升学浪潮下出来的,十多年的读书生涯,根本没学到什么。因为我有这个深刻的体会,就不想我的学生把十多年的时间也耗在跟人生没有很大关系的学习上面。我开始去深入思考,怎么样让一个学生、让一个孩子,真正学到一生正确的态度跟观念,让他这一生的根基能够扎得牢靠。
  如果没有学礼,孩子的人生可能会增加很多的阻力。因为他一失礼,别人就可能不帮助他,甚至还会障碍他。相反,我们如果很有礼貌,人生可能会增加很多的助力。所以我们作为长辈,应该去思考,哪些东西可以帮助孩子一辈子。
  孔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有礼貌的话,就能在人群当中立足。
  我们很欢喜别人向我们问好,相同的,假如我们肯主动去跟别人问好,别人也会很欢喜。在座的朋友来自于不同的社区,在我们的课程结束之后,大家回到自己的社区,几十个社区都会响起问候的话语:“您好,请问您上几楼?”当几十个社区都这样做的话,我们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会起一个不小的变化。所以,我们希望社会更好,我们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尊重、互相关怀,应该从哪里下手?绝对不是去要求别人先做到。
  互相尊重、互相关怀是结果,因是我们自己主动去尊重别人、主动去关怀别人,进而引起人与人之间关怀、尊重风气的形成。
  有缘才能来相会,缘分得来不易。我们知道缘分难得,就要懂得“惜缘”。珍惜缘分,除了利益自己之外,还能利益家人,利益更多的人。再进一步来讲,我们要懂得“造缘”。今天跟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就是因为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据此我们才能结这个缘分,才有这个机会来领受他们的教诲。
  我们的讲座围绕“幸福人生”来讲。诸位朋友,人生怎样才能幸福?幸福的人生一定要有幸福的思想观念。你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有正确的行为才会有正确的习惯,有正确的习惯才会有正确的性格,有了正确的性格才会有好的命运。你有好的命运,人生一定会幸福。所以幸福的根源在哪里?在人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正确,你的人生就扎下了正确的根基。
  诸位朋友,要依据谁的思想观念来经营你的人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人很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研究心理学。我常常会请教他们:“一个心理学家,他四十岁写了_一本书,六十岁又写了另外一本,请问你会先看哪一本?”“六十岁写的。”“为什么?”“他的心理可能更成熟了。” “心理可能更成熟了”。“可能”是不是一定?我们的命运,还有我们下一代的命运,可不可以建筑在“可能”上面?不行。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人单纯好,还是复杂一点好?”“单纯好。”对,这个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所以不见得六十岁的人_定比四十岁的人有智慧。
  那些人研究了心理学之后,就拿着相关理论来教育孩子。一开始先接触前苏联的理论,就拿前苏联的来教育孩子。改天又有人告诉他,意大利的不错,他又用意大利的来试试看。又有一天有人说美国的不错,他又去拿美国的教育理论来教育孩子。请问孩子变成什么?很多人说变成实验品。很多心理学理论都是建立在拿动物做实验的基础上,所以我们说现在的孩子就像小白鼠一样,供别人做实验。很可能实验到最后,不通。重新再来可不可能?不可能。那到底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才能让一个孩子一生幸福美满。这个我们要去思考。
  我经常遇到一些很成功的朋友,他们听完我一节课,站在旁边久久不愿离去。等我跟很多的朋友交流完之后,有的才走过来对我说:“有句话我不讲很难过。我今天听蔡老师讲《弟子规》,我十多年的社会经验,居然只是《弟子规》里面的一两句话。”诸位朋友,都已经四十岁了,人生的经验总结出来,只是圣贤教诲的一两句话!很多人人生走了四五十年,蓦然回首,感触万千,“假如人生让我再来一次,我一定会少犯很多过失 ”。我们有这样的遗憾,请问我们的老祖宗有没有这样的遗憾?有。但老祖宗很慈悲,很替我们后代子孙着想,把人生很重要的智慧经验给传承了下来。
  ……
·查看全部>>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0: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人生十八讲.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0: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本   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


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0: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瓜南瓜 于 2012-6-1 10:45 编辑

编辑推荐
  蔡礼旭老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饱学之士,对弘扬传统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他那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细讲<弟子规>》和《幸福人生讲座》,以及在世界各大学殿堂的精彩演讲早已深入人心。这本《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则在家庭教育方面为父母开启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之路。
  《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收录了《人生不能等待的两件事:孝顺与行善》 、《说话的艺术》、《如何让孩子接受品德教育》等三部分内容。

内容简介
  孩子每天努力读书的动机是什么?如果动机是“父母这么辛劳,我一定要让他们放心”,那你这一辈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孩子的存心若是“我考得好,我爸爸就要给我五十块、一百块”,你就要担心了。不要看孩子很努力就高兴,存心错了,就错到底,这个道理几个人懂?
  一个人进步最快的时候是逆境,逆境中我们的潜能和智慧才能开显。有这种态度就不怕吃苦,就懂得磨练自己去提升境界。而顺境最容易使人迷失自己,所有错事往往都是在顺境中做出来的。所以,面对顺境要懂得时时提醒自己,我有这样的顺境是多少人给我的栽培,要常怀感恩心,要把顺、逆境都当做老师。
  听到别人诽谤自己,不要受影响,也无需动怒。而且,对方在进谗言时内心也很空虚、痛苦。所以,我们念念要把功德返给他,这样无形中就可以把这段怨结慢慢化解。所以,要忍得下来,谗言就像“举火焚空,终将自息”。你不去辩驳,事情过后,反而会赢得大家对你的尊敬。
  没有贪心,懂得忍让,就不容易发脾气。从小懂得忍让的孩子,会得到更多的疼爱。譬如老师看到一些孩子不跟人争,私底下都会对他们特别的关爱,因为这孩子懂事。孩子不贪,就不会因为“别人有,我没有”而生气。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很容易发脾气?因为我们帮他做的事太多了,他都视为理所当然。我们没有做好时,他的脾气马上就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0: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人生不能等待的两件事:孝顺与行善
一、父慈子孝是超越时空的自然法则
二、孝顺行善不能等
三、改过迁善只在当下
说话的艺术
一、总原则:主敬存诚
二、存心
三、时机
四、态度:孝顺恭敬、贵和存敬
五、方法
六、明辨
七、结语
如何让孩子接受品德教育
一、品德影响一生的幸福
二、孩子的品德教育需要榜样
三、《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
《弟子规》心得嘉言录
·收起全部<<
前言
  蔡礼旭老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饱学之士,对弘扬传统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他那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细讲<弟子规>》和《幸福人生讲座》,以及在世界各大学殿堂的精彩演讲早已深入人心。现在,世界知识出版社将陆续出版他的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又一次给全国人民送来福音,值得称赞,值得祝贺!
  “蔡礼旭文集”系列图书准备将蔡礼旭老师的历年精华作品整理出版,整套书包罗甚广,每部书又各有侧重。作者告诉我们:孝顺与行善,上可慰亲心,下可免灾殃,人生无常,行孝行善不能等,须速从当下做起。作者还讲了如何行孝、如何行善的方式方法,娓娓道来。作者尤其针对家长讲了如何让孩子接受品德教育。教育的成败是看孩子一生的成就,着眼在他的一生——家业能不能成就?事业能不能成就?更重要的是,德行能不能成就?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着想,德行的根基得要早早扎下去才行。“蔡礼旭文集”的每本书、每个观点、每个例证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杰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之初,性本善。”所谓善,就是道德仁义,就是人的孝心、恭敬心、真诚心,是一个人本有的真心。“百善孝为先”,行孝是第一善,是大善。除此之外,还有中善、小善,都是善,都要修持,“勿以善小而不为”。作者在这套书中,要求我们从小培植自己的真心,做一个至善至美的人,这是真正抓住了做人的根本。一门深入,长期熏修,结果一定能够圆满。
  中国传统文化丢弃了一百多年,中华民族因此而备受屈辱,吃尽了苦头。现在,中华民族觉醒了,举国上下出现了认祖归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从上到下,不论以什么方式、以什么语言倾吐心愿,人人都希望做一个光荣的中国人。以学习《弟子规》为中心内容的“做有道德的人”的大型公益论坛陆续在多个地方举办,教化一方,影响深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通过学习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经典,把被西方文化污染了的真心恢复起来,把长期忘失的真心、孝心、恭敬心以及关怀他人的仁慈之心找回来。此时此刻,“蔡礼旭文集”的出版,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好教材,我们一定要珍惜它,关爱它,认认真真地阅读它。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德要道。以人为本,首要的任务是把人教育好。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把人教育好了,一切皆好,社会和谐,百事如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们的老祖宗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五千多年来,中国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盛世,这些盛世的出现就是贯彻“教学为先”的结果。
  人有德、才两个方面。对人的教育,应该以什么为主呢?中国的老祖宗一贯把德行的教育放在人的教育的首位。孔夫子的教学有四个科目,首先是德行,其次才是言语、政事、文学。中国古圣先贤为什么如此重视人的德行教育呢?这是因为有没有德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我们知道,人的需求有三个方面:第一,求食,以维持生命;第二,求偶,以延续生命;第三,求仁,以光大生命。求食、求偶,人与动物相同。求仁,为人类所独有,动物是没有的。一个人如果迷恋于食色,不修持伦理道德。那就同动物一样了。人以德为本,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没有德行的人,虽然披着人皮,实际上不能算是人了。
  德以孝为本,说的是孝顺父母、尊重师长是德行的根本。孔夫子在《孝经》中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就是说,孝是德行的根本,不孝,就是没有德,就是缺德,这是其一;其二,德行的教育要从行孝开始,“孝门开,百门开”。
  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就是孝文化。以孝治天下,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治天下,这是可行的大道。“蔡礼旭文集”抓住了根本,其系列图书的出版正逢其时,功德无量。
  二〇一一年元月
·收起全部<<
精彩书摘
  如何引导孩子尽孝道?所谓知恩者才能报恩,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总会跟孩子们谈到母亲从怀孕到生产,以及养育的辛苦历程,让孩子们体会到母亲的恩德。首先我们会跟小朋友讲一个故事。佛陀有一次经过一个地方,见到地上有一堆枯骨,佛陀就向这一堆枯骨顶礼。学生就问:“佛陀,您为什么给这堆枯骨顶礼?”佛陀就说:“这些枯骨可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或是前世祖先,所以我要恭敬礼拜。”拜完之后,佛陀就叫学生把这堆枯骨做分类,颜色较黑的分一堆,颜色较白的分一堆。学生就问:“这两堆枯骨,为何一堆比较黑,一堆比较白?”佛陀告诉学生:“较黑的骨头是母亲的骨。因为在怀胎的过程中,胎儿的营养都来自于母亲,因此母亲的钙质流失很多,而且养育的过程也十分辛劳,致使母亲日渐憔悴,所以母亲的骨头颜色比较黑,重量也比较轻。”
  母亲十月怀胎,到最后身负几十斤的重量,非常辛苦。我们曾做过一个活动,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鸡蛋,让他们在当天保护好这颗鸡蛋。结果如何?鸡蛋几乎是全军覆没。他们本应保护这颗鸡蛋,但是差不多三分钟就忘记了,渐渐就开始蹦蹦跳跳,鸡蛋就破了。我们借由这个体验对学生们讲:“你看,一颗小小的鸡蛋,你们一天都保护不了,而母亲保护你这么大的一个小孩,能保护十个月,所以非常辛苦。”母亲怀孕到了后期,怎么躺都不舒服,连觉都睡不好。十个月之后还要生产,那更是辛苦,也很痛苦。
  生产的剧痛比癌症还痛。产床上有两根很粗的钢柱,为什么有两根钢柱?因为阵痛的时候可以拉住钢柱撑一下,把疼痛转移到拉力当中。相当辛苦。我们跟小朋友说:“那两根钢柱都已经弯曲了,是什么样的力量让钢柱弯掉了?是妈妈生产时痛的力量把钢柱给拉弯了,所以这两根钢柱见证了妈妈生产的辛苦。”我们接着会跟小朋友讨论,妈妈生完孩子之后,有没有说痛死我了?或是当孩子长大之后,她跟孩子说,我生你的时候痛死了。有没有这样讲?都没有。纵使她经历了如此的痛苦,生产后的第一个念头还是想着孩子是否健康、孩子现在如何。所以,母亲对孩子的关怀,使她连这样的痛苦都能放下,这是母亲生产的恩德。
  怀孕期间,许多孕妇因为身体不适,时常会呕吐,但还是勉强自己把食物吞下去。为什么?她想着要把营养吃下去,才能让胎儿更健康。孩子出生之后,母亲要哺乳,也是要摄取很多的营养供给孩子。所以,孩子生下之后,养育的工作更加辛苦,母亲会非常劳累。有一位家长告诉我们:“怀孕时,总希望赶快把孩子生下来。生产之后,又很想把孩子再装回去。”为什么?因为生下来之后更辛苦。
  记得我的小外甥一岁以前常住在我们家,有时候晚上不睡觉吵闹,家里的人就轮番上阵抱他,一个换一个,我也成了这个行列中的一员,但常常抱不到半小时,我就撑不住了。所以母亲养育孩子的确十分辛苦。
  我母亲生了三个孩子,我听爷爷说,母亲早上要教书,所以第二节课一下,就赶紧回家喂我们吃奶,之后又马上跑回学校上课。我母亲说,她在养育我们的时候,常常因为太累了,下课的铃声刚刚响起,人就趴在讲桌上睡着了。她说,不知道有多少节课,都是学生把她摇醒:“老师,上课了。”又要工作,又要当母亲,又要把家里的事都处理好,确实相当辛苦。
  我们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们理解到,他们的整个成长过程让母亲非常辛劳,要让他们感念母亲对他们的恩德。许多孩子在听的过程中很感动,甚至掉下眼泪。于是我们就借机更进一步:现在既然知道了妈妈的恩德,就应该懂得报恩——当一个孝子。如何当一个孝子?是不是长大之后,赚大钱给妈妈花?买大房子给妈妈住?这太遥远了。我们引导孩子,要让他从当下就开始,落实在生活中。即使拿一次拖鞋,也是帮妈妈一个忙。甚至于帮妈妈拖地,帮妈妈分忧解劳,这都是在尽自己的一分孝心。
  教孩子落实孝道,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规》。我们告诉孩子,只要做到《弟子规·入则孝》的一条,就是尽了一分孝心。从哪里开始尽孝?《入则孝》里的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从对父母讲话的恭敬态度开始做起。
  《弟子规》说:“冬则温,夏则清。”冬温夏清,东汉读书人黄香的孝行是最好的模范。黄香九岁时,母亲就过世了,因此他全心全力侍奉父亲。他很体恤父亲的生活起居。夏天暑热,他先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头扇凉;冬天寒冷,他就先把父亲的被窝睡暖,再请父亲入睡。黄香点点滴滴都在观察父亲的需要,懂得去做这些事情。我们借此引导孩子:“诸位小朋友,父母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需要,是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去做到的?”在教孩子的过程中,要懂得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去思考。有些孩子会说:“妈妈可能会饿,可能会渴。”这时我们要教导孩子:“妈妈会饿、会渴,所以我们要懂得倒杯水、拿东西给妈妈吃。甚至于爸爸、妈妈下班回来觉得很累,我们可以学习如何按摩,替他们消除疲劳。纵使你的技术不是很好,但你有这份孝心,相信爸爸、妈妈一定会觉得很舒服、很安慰。”
  《弟子规》说:“出必告,反必面。”为人子女不能让父母操心,无论去哪里,一定要告诉父母。我们的所作所为能让父母安心,就是在尽孝。《弟子规》又说:“事虽小,勿擅为。”我们常常问孩子:“哪些事不能擅自去做,做了之后会让父母担心?或者会让父母蒙羞?”小孩的反应都很快,他们会说,不礼貌的事不能做,会让自己有危险的事情不能做。透过我们的引导,孩子的孝行就会一点一滴落实在他的家庭当中,落实在他的生活之中,这才是把德行落到实处上了。所以,教导孩子孝道,绝非一两天的工夫,必须透过我们在生活中的引导与提醒。我们有很多老师教《弟子规》、教孝,都是坚持半年以上,让孩子整个行为都步入轨道,将这份孝心完全内化成他的存心。
  ……
发表于 2012-6-1 10: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错,楼主真是有心了,我也觉得好书都可以去读
发表于 2012-6-1 10: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京东搞活动,图书版满88返28,辛辛苦苦挑了五本书总算凑齐了,没付款,待今天付款时活动结束,悲剧呀!{:soso_e15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0: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airenjun 发表于 2012-6-1 10:49
昨天京东搞活动,图书版满88返28,辛辛苦苦挑了五本书总算凑齐了,没付款,待今天付款时活动结束,悲剧呀! ...

好事情要抓紧啊,我也是经常犹豫犹豫就过了,前几天送的券都作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0: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飘飘如逸 发表于 2012-6-1 10:47
这个不错,楼主真是有心了,我也觉得好书都可以去读

是啊,都是挺好的书
发表于 2012-6-1 11: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京东挑的书
商品编号 商品名称 京东价 返现 赠送积分 商品数量 删除商品

10870658 理想丰满 ¥26.70 - 0  1  删除
10794682 茶花女(权威全译典藏版) ¥12.40 - 0  1  删除
10842540 基督山伯爵(套装全2册) ¥34.20 - 0  1  删除
10966738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22.60 - 0  1  删除
10843507 随遇而安 ¥20.80 - 0  1  删除
-  - - - - -
重量总计:0.00kg   原始金额:¥116.70元 - 返现:¥0.00元
商品总金额:¥116.70元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1: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1: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推荐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由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等十几所知名大学的演讲精华整理而成,为当代大学生碰到的诸多实际问题,如怎样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以及完成道德学问的次第问题等,均给出了有益的建议和帮助。

内容简介
  大学是先谈恋爱,还是先完成学业跟道德学问?你今天先恋爱了,自己的定性又不够,学业跟道业都学不好,拿什么去爱人?唯有你成就道德学问了,才懂得如何去选择适合你的对象。我们常常在想,以后出去有没有工作?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每天都在担心,对自己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其实,只要我们有好的德行、好的能力,不等毕业,就会有一大堆的人、一大堆的企业来找我们。……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由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等十几所知名大学的演讲精华整理而成。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为当代大学生碰到的诸多实际问题,如怎样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以及完成道德学问的次第问题等,均给出了有益的建议和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1: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第一部分 一生圆满的智慧、德能
积累五千年的智慧
靠什么找工作
力行道德,抓住根本
假若人生真的能重来
越活越颠倒了吗
三岁就笑不出来
面无表情的老人会笑了
改变命运的了凡先生
少年得志大不幸
要当物质的奴隶吗
从心底涌出的快乐
成功的人具备什么样的人格特质
谁能治国平天下
在德国三次逃票
要让家风传承八百年不衰
转变心地,圆满人生
第二部分 知恩报恩,忠孝绵长
中美两位老奶奶
剧组里的老妈妈
剪出血了
“教”字没有嘴巴
给水饺打针
七十多岁的志愿者
蔡老师的面子
“寒酸”的寿宴
九十九元的棉袄
父亲的眼眶泛着泪水
帮父母与《弟子规》结缘
儿子孝还不如媳妇孝
圣人、贤人、骗人
第三部分 创造人生好因缘
我们每个动作都在影响我们的人生
《弟子规》句句定成败
胳膊断了还要比力气
《弟子规》是你的金钟罩
三个手指头
英语可以先缓一缓
“我孙子叫我吃饭了。”
白芳礼老人的最大快乐
他为什么升迁
埋蚂蚁
做范仲淹、王永庆的老师
人是可以教得好的
在高速路上打盹
坚持道义与违背道义
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
鼠洞变龙穴
二十岁的博士
原来是赈灾款
第四部分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青面獠牙者谈判
天堂与地狱的午餐
“新年好!”
情绪决定未来
找朋友的原理
当丈夫无法陪家人过节
烽火是怎么烧起的
两性和谐的关键点
一把火烧掉了忠臣心
服刑人员的妈妈
子贡打小报告
范仲淹的母亲
名声不好的小学生
错了也要听
神箭手哲别
第五部分 建立和谐的爱情、婚姻关系
相识:过马路的价值观
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你敢嫁吗
《弟子规》帮你选对象
没有孝心,哪来的爱心
了解对方整个家庭的状况
谈不谈女朋友
当你对他有利变成有害时
做陈世美的代价
女子被物化
女强人、离婚率、犯罪率
老鼠爱大米,那绝对不是爱
未婚妻失明了
白头偕老的箴言
相亲时被批评
心心相印,越赚越多
避免消耗战
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
经营婚姻的关键
请你跟我一起祭祀我的祖宗吧
爸爸回家吃晚饭
“我们家都是坏人!”
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
“我在做梦吗?”
第六部分 修身与医道
中国从不欺侮人
拿到一颗红枣
一生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成就
医院不是讲营业额的地方
张仲景陪我读书
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家
我们要做垫脚石
第七部分 答大学生问
·收起全部<<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1: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书摘
  狠扎德行的根基,就要做个有道德的人。“道”是伦常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个五伦关系就是“道”。我们能循着这个天然的道,没有逾越地去做人,流露出来的就是德行。所以“父慈子孝”,“慈”就是父亲的德,“孝”就是为人子之德。“朋友有信”,就是朋友间的德行,人与人相交要有信义、有情义。我们只要能够力行道德,就是抓到了根本。“德者,事业之基也,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根基没有扎牢,房子就不可能保持百年不倒啊。只要找到根本了,“本立而道生”,家道、做人之道、事业之道就能够蓬勃发展。
  再打一个比方。种树时,我们是要在叶子上面浇水,还是要在根部浇水?在根部浇水,根就在道德。所以《大学》告诉我们:“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但这句话,每一个人的体悟跟感受不一样。那为什么感受会不一样呢?因为每一个人的志向不一样。希望招揽三个人,那以后的成就就是开个三个人的公司。假如希望对国家更有贡献,所要招揽来的人才是十万,那他的整个人生的成就就截然不同。所以我们在力行道德当中要有高远的志向。
  诸位同学,我们有了志向了,有了这个“器识”,慢慢地也要“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要做大也要从眼前的第一步跨出去,让自己先有德。《易经》告诉我们,“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有了德,才会有好的伴侣。“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有了德,事业之道、家庭之道才能够顺利。
  ……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1: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airenjun 发表于 2012-6-1 11:03
我在京东挑的书
商品编号 商品名称 京东价 返现 赠送积分 商品数量 删除商品

呵呵,很丰满的精神食粮:)
发表于 2012-6-1 11: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买,楼主是否愿意出资一半,资源共享?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09: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airenjun 发表于 2012-6-1 11:19
还没买,楼主是否愿意出资一半,资源共享?

呵呵,我已经过了看这些书的年龄哦
发表于 2012-6-2 09: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瓜瓜来做《读书板块>的版主,经常给我们推荐一些好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8-17 22:57 , Processed in 0.1485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