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80|回复: 16

请教户口迁移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5 09: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教各位如果我的户口想从泰和迁出到外省,家里以前的田地是否还能保留。谢谢
发表于 2010-10-25 10: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不行了
发表于 2010-10-25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去外地读书吧,迁出去就是城镇户口了,就算打回来也不能转到农村户口了
发表于 2010-10-25 17: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农村户口比城镇户口吃香,楼主考虑清楚再迁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3: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我知道农村户口好所以一直犹豫 ,我现在状况是在外海购了房女儿和老婆已经上了当地户口,可我在想如果转户口地没了所以没有一直没转。所以就想请教有没有能转户口又能保留地的方法谢谢
发表于 2010-10-27 14: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手 于 2010-10-27 14:38 编辑

回复 erichu 的帖子


    为什么要转户口?有什么好处?转了户口就没地了,没其他办法!都不是泰和人了,还惦记着泰和的地!
发表于 2010-10-27 14: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方案: 双户口。
弄一假户口迁出证

以前都是手写纸记的还行,
现在身份证户口信息应该电脑联网了,不行!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0: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热心的兄弟姐妹们
发表于 2010-10-30 12: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有钱,也不必在乎家里那些田地,如果你怀念家乡的山和水,你就在家乡建一栋房子,有时间经常回去住上几日。
发表于 2010-10-30 13: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在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公民常住地发生变化以后,应将户口迁移到现住地,即进行户口迁移。我国户口迁移政策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学生、军人及其家属等各类群体,而且由于落户地的不同,具体办理程序也略有差别。因此建议公民在办理有关户口迁移手续时,查询当地户口登记机关提供的有关信息。
  公安部关于启用新的户口迁移证、户口准迁证的通知
  (1994年7月11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
  实施户口迁移证、户口准迁证制度,对于保障国家户口迁移政策的顺利实施,有效地调控城镇人口机械增长,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完善户口登记管理的制度等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伪造户口迁移证、户口准迁证(以下简称“户口迁移证件”)情况突出,严重侵害了群众的利益,影响了户籍管理工作。为了严密和加强户籍管理,堵塞漏洞,促进管理手段现代化,保障户口迁移工作的正常进行,公安部决定从1995年1月1日开始启用新的户口迁移证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户口迁移证的使用范围是:凡常住人口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系指户口登记机关管辖的地区)的,均应使用户口迁移证,其中大中城市市区范围内的户口迁移是否使用户口迁移证,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自行决定。
  户口准迁证的使用范围是:凡跨市(系指市区,下同)、县范围的户口迁移;同一市、县范围内,由一般地区迁往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特定地区;由农村迁往城镇;由大中城市郊区迁往市区,一律使用户口准迁证。对高等院校录取和分配学生,军人复员、转业,出境人员回国,劳改人员被翻放和劳动人员被解除劳动教养等仍按照原有规定办理。
  二、对需要办理准迁手续的户口迁移,迁出地户口登记机关应当凭迁入地公安机关签发的户口准迁证办理户口迁出手续,迁入地户口登记机关凭户口迁移证和户口准迁证办理落户手续;对只使用户口迁移证的户口迁移,如发现问题,迁入地户口登记机关应当及时与迁出地户口登记机关联系,沟通有关情况。
  三、户口迁移证由户口登记机关签发并加盖户口专用章,证件有效期限自签发之日起不超过30天。
  户口准迁证由县公安局或者不设区的市公安局或者市辖区公安分局签发并加盖签发机关户口专用章,证件有效期限自签发之日起为40天。
  公民丢失户口迁移证件或者户口迁移证件超过有效期限的,应由原签发机关补发新的户口迁移证件,原证件予以作废。
  四、户口迁移证件的式样和技术标准由公安部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统一印制。
  民族自治地区的户口迁移证件如果加印少数民族文字,证件式样应当抄送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
  五、户口迁移证件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为单位统一编号,并根据所属市、县年度户口迁移数量,将户口迁移证件按照编号划段分配使用。编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通用简称加8位阿拉伯数码组成,空位补“0”。如广东省户口迁移证编号范围为“粤迁字第00000001号”至“粤迁字第99999999号”;广东省户口准迁证编号范围为“粤准字第00000001号”至“粤准字第99999999号”。
  六、户口迁移证件保存期限为5年。
  七、公民申领户口迁移证件,应当交纳证件费。具体收费标准,按照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公安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1991〕价费字240号)的要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会同省级物价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按工本费核算办法制定。
  八、各地公安机关要建立、健全户口迁移证件的运输、保管、使用、销毁等项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清理,严防丢失、被盗。
  凡过去有关户口迁移证件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附件:一、户口迁移证式样(略)
  二、户口迁移证填写和使用说明(略)
  三、户口准迁证式样(略)
  四、户口准迁证填写和使用说明(略)
  发布部门:公安部 发布日期:1994年07月11日 实施日期:1994年07月11日 (中央法规)
  公安部、人事部、劳动部关于干部、工人
  调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
  (公通字〔1994〕9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人事、劳动厅、局:
  近几年伪造户口迁移证、户口准迁证(以下简称“户口迁移证件”)情况十分突出,严重侵害了群众的利益,加之原有的户口迁移证件已不适应计算机管理的需要,影响了户籍管理工作。为严密和加强户籍管理,规范办理程序,简化手续,方便群众,堵塞漏洞,保障户口迁移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公安部《关于启用新的户口迁移证、戾口准迁证的通知》(公通字〔1994〕62号)的有关规定,现就1995年1月1日开始启用新的户口迁移证件后,干部、工人调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县、市以上(包括县、市)人事、劳动部门按照干部、工人的管理权限在批准干部、工人调动工作,录用干部、招收工人,办理离退休干部异地安置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及其期满后分配工作时的随迁家属等工作时,如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应将人事、劳动部门的批准通知及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式样见附件)抄送迁入地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凭上述材料并根据公安部有关户籍管理的规定签发户口准迁证,供调动工作的干部、职工及随迁家属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时使用。
  迁出地户口登记机关应凭迁入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户口准迁证开具户口迁移证,迁入地户口登记机关应凭户口准迁证和户口迁移证办理入户手续。
  附件: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及填写说明(略)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日
  发布部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含劳动部) 发布日期:1994年12月10日 实施日期:1994年12月10日 (中央法规)
  公安部 商业部
  关于被收养子女户口和粮食供应关系迁移问题的通知
  (1992年5月16日 公通字〔1992〕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粮食(商业)厅、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称《收养法》)的有关规定,为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被收养子女户口和粮食供应关系迁移问题作如下规定,请严格遵照执行。
  一、符合《收养法》有关规定,在本市、县范围内收养一名同类户粮关系子女的,收养人凭其住所地公证机关出具的收养公证书和有关证明材料(或其复印件),向迁入地户口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无误后,准予办理入户手续。
  二、符合《收养法》有关规定,跨市、县范围收养一名同类户粮关系子女的,收养人凭其住所地公证机关出具的收养公证书和有关证明材料(或其复印件),向迁入地户口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无误,报市、县公安机关批准后,准予办理入户手续。
  三、符合《收养法》有关规定,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收养人凭县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证》和有关证明材料(或其复印件),向迁入地户口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无误后,报市、县公安机关批准,准予办理入户手续。
  四、符合《收养法》有关规定,城镇居民从农村收养一名不满14周岁子女的,收养人凭其住所地公证机关出具收养公证书和有关证明材料(或其复印件),向迁入地户口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市、县公安机关审核,报地、市公安机关按照“农转非”有关规定办理。
  五、粮食部门凭收养人住所地公证机关出具的收养公证书(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凭县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证》和有关证明材料(或其复印件)及公安机关的入户证明,依照粮食供应关系申办或转移的有关规定办理粮食供应关系手续。
  六、对不满14周岁的被收养人,经收养人与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应当凭解除收养关系公证书或《解除收养证》,将被收养人的户口和粮食供应关系迁至送养人户口所在地,恢复原户粮关系性质。
  七、各级公安、粮食部门在工作中应当密切配合,广泛宣传《收养法》和户籍管理、粮食供应管理的有关规定,增加工作透明度,简化手续,方便群众,防止不正之风。
  八、各级公安、粮食部门在办理被收养子女户口、粮食供应关系迁移工作中,应当依法严格把关,对弄虚作假的,除依据有关法律对当事人予以处罚外,还应当将被收养人户口、粮食供应关系迁回原常住户口所在地,恢复原户粮关系性质。
  发布部门:公安部/商业部(已变更) 发布日期:1992年05月16日 实施日期:1992年05月16日 (中央法规)
  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证明
  (录取通知书)用章和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通知
  (2000年4月13日 教学〔2000〕9号)
  现将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证明用章及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事宜通知如下:
  一、从2000年起,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证明(录取通知书)必须盖学校公章,不再加盖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录取专用章。新生持录取证明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二、普通高等学校在学校所在地办理新生集体户口落户手续时,应向当地公安机关出具盖有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录取专用章的录取新生名册。
  三、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将本通知转发至本地区各普通高等学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将本通知转发至县公安局。
  1991年原国家教委、公安部和原商业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证明(录取通知书)用章等手续的通知》(教学〔1991〕20号)即行废止。
  发布部门:教育部/公安部 发布日期:2000年04月13日 实施日期:2000年04月13日 (中央法规)
发表于 2010-10-30 15: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0-30 17: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迁啊,迁出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现在有允许你回迁的政策,要当地村民按户口册每家每户签名同意你迁回本村,但是土啊,地呀,除了你的身份证是本村的,其它什么东西都没有的。你可要考虑清楚哟,国家政策是经常变的。
发表于 2010-10-30 17: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的问题,我也正在头痛中。。。至少迁了小孩上学不用借读费呀。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0 22: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yz6058的用心,谢谢 laihoulai2008 ,吉安豪派装饰, thguosulan的看法发至内心的感谢 ,我真的是很矛盾,在我的想法我只是想待在家里陪伴父母,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已的草窝,但是人生有亲情,友情,爱情。。。。。。父母也常和我说不要想那么多,你在外面只要照顾好自已就行但是我很舍不得从05年到现在我一直没迁户口老婆一直在说为什么,我不是在于地而是在于根。地没了根也没了,再回到家时也只能时看客了,能和大家说这么多真的是很开心。通过这几天的讨论我心也开阔些谢谢各位的陪同:)
发表于 2010-11-4 20: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家乡好啊……
发表于 2010-11-4 21: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现在东莞今年(阴历)有12000多的入户指标,到现在就只有2000的申请。
发表于 2010-11-4 22: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晚的趋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8-14 00:23 , Processed in 0.08649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