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chinagfq

泰和县名胜古迹(大家来说说泰和的旅游)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23: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来说说泰和的旅游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1: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在泰和渐渐的消失
县革命烈士纪念馆.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4: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agfq 于 2009-6-16 14:07 编辑

浙江大学泰和旧址

泰和


历史背景:   


     泰和是江西省中部偏南的一个濒临赣江的普通县城。竺可桢校长选中那里,主要是因为泰和城外6里的上田村有相当多的萧姓房屋空闲,只要稍加修理就可以利用。但因为战局发展快,泰和的房子还没有准备好就被迫迁校,而在吉安却有两座学校当时正在放寒假,房子空着。因此,浙大先到了吉安。几天后就复课,把从1937年秋季在杭州开始、在建德复课又未上完的那一学期课上完,并举行了学期考试。一个月后学期结束,在台河的房子也准备好了,才又迁到泰和。


     一、教学:
     浙大在泰和停留了半年多一点时间。 这次搬迁虽然造成了一些学时上的损失,由于抓紧补课和认真教学,损失并不大,教学秩序和质量都很好。当时教育部派人在全国各地巡视,结果认为浙大是所有西迁大学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坚持得最好的一所。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开始到浙大讲学。


     二、公益事业:
     1、修筑防洪堤。浙大校址所在地——上田村处于赣江边上,过去几年几乎年年遭洪水灾害。经竺可桢与有关方面商量后由地方出钱,浙大负责全部技术工作,花两个月时间修筑了一条长15里的防洪堤,从此上田村一带不再有水灾。这条河堤屡经秀丽,迄今仍在,人称“浙大堤”。是浙大曾在泰和停留的良好纪念。
    2、 兴办沙村垦殖场。当时泰和有不少荒地,同时有些从江、浙逃难来的人缺乏生活手段。经竺可桢提出,得到江西省政府支持,就在沙村一带选了600亩地兴办垦殖场,招难民来垦地种植。后来浙大西迁,沙村垦殖场移交给了江西省有关单位。在兴办垦殖场的同时,竺可桢看到吉安、泰和一带农村生产萧条人口稀少的情景,特别关心,它专门指定在垦殖场工作的两位助教作了吉安专区的农村调查。
     3、兴办澄江学校。竺可桢校长看到当地小学师资缺乏,设备不良,就建议浙大和地方合办一个学校,因赣江流经泰和一段名澄江,就取名澄江学校。以后浙大迁走,它又改称县立上田村小学。
     4、协助搬运文澜阁四库全书。清乾隆诗的四库全书,当时共抄成7部,其中3部都已被毁,原在热河、丰天的两部在抗战后已陷敌区。余留的两部中,北京的文渊阁一部已迁至四川;原在杭州的文澜阁的一部36000多册,在竺可桢校长帮助下辗转后被安置在浙南龙泉的乡下。后来他认为龙泉也并不安全,他在刚到吉安后不久的1938年1月22日就打电报给教育部,建议把文澜阁四库全书西迁内地,并表示浙大愿意派人协助。在教育部同意后,竺可桢就派史地系讲师会同图书馆职员把书装运到贵阳西门外张家祠堂,后来又转到地母洞存放。以后竺可桢还为此向贵州省主席吴鼎昌说明保存此书的意义,并且每年夏天都排浙大教师去协助翻晒,到抗战胜利后第二年把它搬回杭州,终于保全了这部国宝。(《竺可桢传》)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4: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agfq 于 2009-8-13 22:25 编辑

                      竺可桢之妻 “张侠魂”墓

    (图片说明:1、考察“浙江大学堤”;2、寻察张侠魂、竺衡墓葬地;3、召开座谈会;4、考察“校长办公楼”)
   
    1月10日,由党委副书记王玉芝带领的浙大代表团一行9人赴江西泰和考察。代表团参观和寻察了泰和县境内的浙大西迁办学旧址,并就办学旧址的保护和利用、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等,与浙大江西校友会、江西省有关单位负责人、吉安市和泰和县有关领导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抗战期间,竺可桢老校长率浙大西迁时,曾途经江西,在吉安和泰和等地艰苦办学,得到了江西人民的无私支持和帮助。目前,泰和境内仍留存有校长办公楼、长青柏、浙江大学礼堂、澄江学校、澄江学校俱乐部、浙江大学堤、浙大码头、浙江大学农学院、沙村示范垦殖场等浙大西迁办学旧址。近年来,泰和县委、县政府对这些旧址的保护和修缮做了大量工作。
   
    代表团在浙大江西校友会名誉会长、原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钱梓弘,浙大江西校友会会长、江西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王明善,泰和县委书记邓近有、县长廖晓军等陪同下,参观和考察了泰和县境内现存的西迁办学旧址,实地寻察了竺可桢校长夫人张侠魂及其子竺衡的墓葬地,考察了泰和原种乌鸡生产基地等。在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上,代表团听取了泰和县关于拟开展的校地合作项目的汇报,并就办学旧址的保护和利用、如何推进和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初步形成共识。
   
    王玉芝在座谈会上讲话,她对泰和县委、县政府对浙江大学的支持表示感谢,对浙大江西校友会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她希望浙大有关部门、学院要加快与泰和相关产业、部门的对接;在校地合作中要抓住重点、由点到面,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工作;双方要加强联动,在合适时机正式签订合作协议。

2243015_890089.jpg
瞻仰张侠魂女士及儿子竺衡墓
2243010_689548.jpg
校友探访团与泰和六中师生合影留念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4: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大西迁泰和遗迹前建立“西迁纪念碑”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4: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泰和县西部,通往井冈山的 泰井高速公路和319国道从旁而过。源于井冈山的六八河流入峡谷之间,修筑了江西省重点水利工程南车水库。公园内碧波万顷,青山倒影,美若仙境。水库尾 闾一带,成温地景观,不少白鹭眷恋此地,栖息于斯,故曰“白鹭湖”。   白鹭湖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又称“小九寨”,九曲十八弯、长28公里、面积890公顷,湖面碧波万顷,空中白鹭飞翔,湖岸四面环山,森林茂密,景色秀丽, 极具原始情趣。
        
        
        
           
楠木林旅游度假村
    楠木林度假村大酒店内有可同时容纳300余人用餐的特色餐厅和10个豪华型包厢以及50个别墅式的标准间床位。该酒店一律提供纯天然的农家绿色食品和井冈山客家特色佳肴,还提供旅游团体用餐接待。 游客独享农家风味的同时,还可领略到楠木丛林独特的大自然风光。

   井冈楠木林景区(称“楠景”)总面积300公顷,是现国内保持较完好的楠木群林,被誉称“天下第一林”,该景区群山环抱,溪水畅流,四季葱茏,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让人留连忘返。
              
井冈大漂流:位于泰和西部井冈山脚下桥头镇。 发源于井冈山、永新的六七河,沿着319国道旁奔腾而下。河面时而宽,时而窄;河水时而汹涌奔腾,时而温柔平静;河岸苍岩壁立,奇峰怪石,古木修竹,宛若画卷;君若乘筏漂流,蜿蜒而下,神情飘逸。
   贞洁牌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乾隆帝旌表当地严温氏守贞三十年御旨立牌。位于桥头镇 石壁村,319国道旁,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极具怀念观赏价值。
   昇衢公所:桥头镇新居严姓祠堂,堂名笃庆堂。始建于1919年辛亥革命时期严氏进步人士宣讲“三民主义”场所。壁上还存有孙中山先生”民族、民权、民主”,“自由、平等、从仁、服义”等字迹。
   关坚藏报馆:  省内第一家,国内外报纸11200种,3万余份,创刊号600余种。
   武山乌鸡生态示范园:武山旧称武姆山,位于赣江、105国道、319国道 、井冈山火车站附近。相传唐代一武氏老妪在此修练,得道成仙,因而得名武姆山,宋后改称武山。武山形似马鞍.海拔365.7m。山上原有古迹38处:武婆冈、狮子峰、仰天湖、虎龟洞、炼丹池、仙人迹等。武山是泰和一处名胜,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赋吟咏,最早可见记载为明代汤显祖诗文集。西南麓的汪陂 涂村,据可考历史在公元670年前后,是闻名遐迩的乌鸡原产地。传说吕洞宾在炼丹池旁炼丹,宴请铁拐李、汉钟离等仙人,向西天王母娘娘求借瑶池的琼浆玉液时,还得到一对白凤仙子的资助。后 来,这对白凤仙子化成了名闻天下的武山鸡。乌鸡是中国最具胜名的特产,以其高效的药用价值而闻名,是妇科良药乌鸡白凤丸的主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乌鸡历来为贡品,自乾隆赐名以来.数百年一直以其良好的食疗功效闻名天下。乌鸡具有丛冠、缨头、绿耳、丝毛、胡须、五爪、毛脚、乌皮、乌骨、乌肉等十大特征,且通体白羽,娇小玲珑,绮丽多资,风韵抚媚,因而美其名曰:“白凤”,自始乌鸡又成为不少国家动物园的观赏品,现在武山脚下建有乌鸡生态示范园。
   紫瑶山:位于县城东 部的苑前镇。山上有九峰三坛,上坛在第一峰,中坛在第八峰,下坛在第九峰。山上名胜古迹甚多,有崇元观、金文寺、观音岩和定光岩等景点。定光岩前有庙额曰“匡山胜境”,另有送龙洞、钓鱼台、加鹤峰、炼丹井、衣冠冢、通仙桥、白莲池、滚泉池等十多处胜景。历代文 人骚客游此者甚多,清朝王融撰有《子瑶山记》。于今,仍有僧道在此修练。
               
朝仙崖----文天祥议事旧址:位于319国道旁的桥头镇石昌村北面。该址山如翠屏、林木葱郁、山谷深邃、云雾缠绕、环境幽雅。婉转拾级而上,有纪念文天祥的祠堂,当年文天祥曾在此议事抗元。
   高紫名山----法藏寺:位于 泰和西部井冈山脚下桥头镇。近年来,民间医师刘皇英个人出资修复了庙宇殿堂七栋,是政府批准的名为“法藏寺”的佛教活动点。每天朝拜参观者有五六十人。四周山高林深,溪流交汇,空气清新,环境幽雅。
   古樟树林:位于塘洲镇 朱家村,临赣江边,约有500余株古樟树,每株均在500年以上,古木参天,森森郁然,江水滚滚,烟波淼淼,白帆点点,漂漂悠悠,自然美景,尽收眼底。人称为“风水林”。
                             
   珍稀古木园:泰和县桥头镇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仅青钱柳、银杏、楠木等珍稀树种就有近百种。在桥头镇附近,有古楠木群,达120多亩。林中杂木不生,楠木参天.蓊蓊郁郁。不远的谢家村,有七株千年银杏,树木高大,四人难抱,虬劲挺直,枝伸冠展,容让相趋。其间杂有古樟古楠,或两两相依.或孤兀屹立,天然布局,疏密有致,情趣妙生。
   天湖山:位于水槎乡境内, 最高峰十八排,海拔1176米。海拔1000米以上自然生长着天然草甸约1万余亩,平整无任何杂木,举目远眺,景色十分怡人;山崖峭壁耸立山,间好一片江南北国风光,置身其间,可闻天籁之音,可见云海茫茫,群山起舞风光无限,令人心旷神怡。 山腰林木郁郁葱葱,奇形怪石,瀑布险峰,青竹娑娑,丹桂飘香,杉黄枫红,沿山间溪流而上清涧碧潭千姿百态,伴随左右()族居民散落其间,使人顿生回归自然之情.珍稀动植物和高山景色形成美丽的原始森林探险游。
             
“光狮”、”暗狮”岩溶洞:位于水槎乡茶园村境内,溶洞深达200余米。洞内时窄时宽,窄处只能容纳1人经过,宽时面积可达300多平方米。洞内有大量的溶岩、钟乳石,有象狮子的、象马的等等,奇形怪状,十分状观,其状不亚于庐山的“仙人洞”。
   白云山战斗指挥所:在县 城东南部紫瑶山附近,白云山西面的石岩下,原有一座古庙。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中,红军在此设立指挥所,毛泽东在此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并留有脍炙人口的著名诗词:”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今于故址重新修复,建筑面积350平方米. 内设“白云山战斗指挥所陈列室”。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4: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泰和人 这些地方都没到过,常年在外工作 这些只能在网上收集,只有这样才能才能了解!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4: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agfq 于 2009-6-16 14:35 编辑

桥头楠木林景区是泰和县旅游的精品景区,09年被评为国家A级景区。它是目前省内唯一保持完好的成片原始天然林,总面积3000公顷,拥有楠木2万余株,是我国南方地区现存面积最大的楠木林。楠木是国家二级保护珍贵树种,生长在阴湿的山腰和山溪之上,木质坚实,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开裂,又耐腐蚀,是极佳的建筑和家具木材。楠木林景区四周群山环抱,青山碧水,四季草木葱茏,鸟语花香,被誉为“井冈山下第一林”。景区内现有三星级农家旅馆邱老根饭庄、楠木林度假山庄、井冈大漂流、农家乐队表演、关坚藏报馆、野生动物散养基地、朝仙崖、瓜果采摘园等景点,能一次性接待游客900人用餐,70人住宿,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已形成了集旅游、住宿、餐饮、购物、漂流、休闲、观光、踏青、娱乐、篝火为一体的休闲度假胜地
描述:泰和县楠木林景区门口
1.jpg
描述:泰和县楠木林景区
2.jpg
描述:泰和县楠木林景区漂流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4: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供参考,不作说明

永昌市和南门码头都可以见证泰和以前商业和水运繁荣的景象
有资本可以修复和开发 作为旅游之一!
发表于 2009-6-16 14: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水运码头还可以
发表于 2009-6-16 14: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侯坐船有印象.
发表于 2009-6-16 14: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么漂亮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5: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是拍出来的,只是我们不注意观察,为什么摄影师对不漂亮的麻州这么感兴趣,就是以为那里能创造出美丽的画面!
好多地方都不是很熟也没到过,只怪自己以前没去了解和欣赏。还有个就是县里面不注重宣传和开发!这就是泰和还在原地踏步的原因!
发表于 2009-6-16 15: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辛苦了,把泰和美的一面都展现出来了.
发表于 2009-6-16 16: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一处名胜古迹:马市镇的武山十八间.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7: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一处名胜古迹:马市镇的武山十八间.
唯我吉它 发表于 2009-6-16 16:47


欢迎上传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08: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图)
苏荣吴新雄讲话 邵琪伟作书面讲话

        6月16日,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在南昌举行。本报记者周霖摄
6月16日,省委、省政府在南昌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领导同志对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批示、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部署全省旅游大省建设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省旅游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省委书记苏荣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吴新雄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代表国家旅游局党组出席会议并宣读邵琪伟局长书面讲话。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刘上洋,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秉发,省政协副主席王林森,省长助理胡幼桃,省政府秘书长谭晓林出席会议。副省长史文清就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作了具体部署。
  苏荣在讲话时指出,旅游经济是最具带动功能的“绿色经济”;旅游产业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朝阳产业”,是促进生态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先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富民的动力产业。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是省委、省政府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充分发挥我省比较优势、实现科学发展的长远战略。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江西崛起、实现富民兴赣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契机,围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这一总体定位,全力打造“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国际生态旅游必选地、世界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三大品牌;力争用4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比较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苏荣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旅游产业,牢固树立全面融合、整体推进、文化导向、高端引领、跃位领先的理念,用科学的发展理念来引领旅游产业发展。要以优势的项目支撑旅游产业大省建设。重点旅游县(市、区)和旅游景区要像抓工业、抓农业一样抓旅游发展,全力以赴抓旅游项目建设,重点策划推出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旅游大题材,建设一批支撑力强的旅游大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和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大品牌。要以强劲的宣传推介驱动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加强旅游宣传创意,善于利用各种体裁制造亮点、新闻焦点,形成社会关注点、大众兴奋点和旅游热点。要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建立和完善激发创新创业的旅游人才制度,以雄厚的人力资本来支撑和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他强调,建设旅游产业大省要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共为,统一思想、破解难题、抓住重点、真抓实干。在胡锦涛总书记“三保一弘扬”重要指示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强势推进,为早日把我省建设成为旅游产业大省,加快江西崛起、实现富民兴赣而努力奋斗。
  吴新雄在讲话中指出,旅游是创意产业,旅游开发、产品包装、品牌塑造、市场营销都要强化创意和策划意识。旅游魅力在特色、文化是灵魂、创意是活力。我省要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和旅游产业大省,关键是要有创意。各地要根据自身特点,抓住游客心理,突出旅游的看点、亮点、兴奋点,突出旅游的趣味性、多样性、参与性,增强旅游的影响力、感染力、震撼力。
  吴新雄强调,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财富。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要进一步做大旅游规模,提高旅游发展水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机制。继续做大红色旅游,精心打造一批有影响力、震撼力的红色景点、红色线路、红色品牌;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拉长旅游产业链;抓好旅游营销,扩大市场份额,充分利用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以电视、报刊、画册、网络等为载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旅游营销体系,进一步扩大江西旅游的知名度、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配套能力。要把我省建设成为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和旅游产业大省,努力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红色、绿色、古色结合的文章。二是做好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文章。三是做好会展节庆与旅游结合的文章。
  邵琪伟在讲话中指出,近几年江西旅游业发展一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长幅度,已经成为我国新兴旅游热点地区之一。一是红色旅游引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并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二是塑造旅游品牌形象展示江西崭新的精神风貌,在全国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三是培育旅游产业繁荣县域经济,形成了若干在全国有影响的成功案例。四是打造精品线路统筹景区、城市、乡村旅游发展,初步构建了江西旅游发展的大格局。五是启动居民旅游休闲计划全面激活消费市场,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探索经验。他建议,江西要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优势,继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要立足江西优势和潜力,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要占领新的制高点,为全国探索新经验。要瞄准薄弱环节,着力改善发展环境。适应游客规模快速增长的趋势,统筹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建设规划。要进一步创新发展,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省委宣传部、上饶市委、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大会发言。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08: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和旅游局那些同志 不知道是否意识到旅游对当代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09: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泰井高速公路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09: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和乌鸡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填补了吉安市中国驰名商标空白,成为全国唯一一件活体驰名商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4-17 20:14 , Processed in 0.1181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