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快阁楼下

回“泰和乌鸡为何受到市场冷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5 17: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和乌鸡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走深加工
发表于 2011-12-16 20: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和有钱的商户不投资乌鸡,乌鸡必定灭亡
发表于 2012-1-3 11: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山鸡
发表于 2012-1-3 12: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山鸡药性这么强,竟然没有太多发展
发表于 2012-1-3 12: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买点乌鸡类食品还不知道哪有买,文田火车站那有卖,可是一小半乌鸡肉要价50元,包装上还有一层厚厚的灰尘,妈的,这种小店里的过期食品买那么高的价,谁买谁傻?
个人小结一下乌鸡受冷的原因:1.成本价太高,没有市场竞争力;2.市场定位不清晰,好东西怎么能放在小杂货店里与绿豆饼放在一块卖呢;3.广告宣传不给力,这么好的东西连个指导价都没有,谁信那小半只乌鸡值50块钱?
暂时就这3点,
发表于 2012-1-3 12: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说到乌鸡百凤丸,电视广告都是宣传广州乌鸡白凤丸,没人听过泰和乌鸡白凤丸,唉,自己的东西却被人家给发扬光大了....
发表于 2012-2-13 11: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认为关键点不是市场问题,而是“泰和乌鸡”这个品牌因为当地的养殖户不当的透支,导致乌鸡的整体价值不被外人认同,所以导致其市场受到冷落。大家可以看看:

 泰和乌鸡有怕冷、怕热、怕风、怕雨、易生病、生长慢、产蛋少等特点,难以饲养,特别是难以规模饲养。因此,在历史上,泰和乌鸡以汪陂涂村农家饲养,数量极为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9年,国家在武山脚下的原汪陂涂村旧址上建立起原种乌鸡专业化饲养场,即“江西省泰和武山原种鸡场”。
  20世纪80年代以前,泰和原种乌鸡管理很严,武山种鸡资源不可能流向社会。1971年,种鸡场对外销售乌鸡61羽,1972年4600羽,1973年2700羽,1974年1000羽,1976年~1978年绯徊在1200~1700羽之间,1979年6100羽。当时,要从武山原种鸡场买鸡,是件很难的事情。而且,乌鸡很贵,是土鸡价格的10倍,是猪肉价格的12倍。
  进入80年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利益的驱动下,武山原种鸡场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当地人几乎家家户户养起了乌鸡,到1985年,产量增加了几十倍,泰和的不少老百姓富了起来,万元户甚至几十万元户也有了,泰和酒厂、泰和药厂出现了从未有的兴旺景象,泰和经济在那几年蓬勃发展。
  饲养乌鸡让当地人发了财,诱惑着饲养空间的扩大,诱惑着饲养数量的剧增,这一切又被泰和乌鸡的习性和特点所制约。于是一种出于好心但将泰和原种乌鸡推向绝种境地的行动开始了:泰和乌鸡申报了星火科技项目,用杂交来改变泰和乌鸡的习性。通过科研人员的攻关,从以色列引进白毛矮脚鸡种,与泰和乌鸡杂交成功。泰和乌鸡习性问题解决了,一场划时代的乌鸡生产革命开始了。泰和乌鸡走出了武山,走出了泰和,走向了全国。
  1、饲养环境恶劣。大多数对乌鸡趋之若骛的生产者,并不具备乌鸡生产和乌鸡赖以生存的条件,有的可能租用闲置的房子。这些场地,既无法与外界有效隔离,又无法给予乌鸡足够的阳气、空光和好的环境。在屋子里,乌鸡没有空间,没有自由,加上地面没铲除的鸡粪散发的氨味、异味,乌鸡的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2、生长周期缩短。经杂交后的快大型乌鸡,一般生长期60天左右。在武山饲养的原种乌鸡,生长周期为120天以上。生长周期缩短一半,的确是科研上的重大突破。然而,作为一种动物,它应有必要的生长过程,通过人为方法改变它和缩短它,是好事还是坏事最终要由历史下结论。
  3、美神变成丑八怪。从黑暗的“牢笼”中用一半时间就走完生命历程的乌鸡,昔日那美丽的神态,洁白发亮的丝毛,像蓝宝石一般的耳朵,像鹰一样硕大的头,还有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都不见了,当你驾车在105国道经过泰和境内时你就会看到路两旁摆放的乌鸡,夏天,烈日酷暑,乌鸡可怜地张着嘴;冬天,寒风刺骨,乌鸡可怜地畏缩着。当你步入遍及全国各地的菜市场,面对着关在笼里、其貌不扬、可怜巴巴、充满眼泪的乌鸡,不知心里是什么感受。
  4、品质显著滑坡。通过杂交,乌鸡好养了;通过饲料,乌鸡长得快了;通过笼养,乌鸡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就是乌鸡的品质下隆了。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原种乌鸡与杂交乌鸡,就像长在长白山上的白参和长在菜园子里的白参,品质相差几十倍甚至百倍。
  5、身价一落千丈。目前市场上杂交乌鸡的价格比黄鸡还便宜。在泰和,乌鸡的批发价格2003年降到每斤2.8元,比80年代初便宜了70%,而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却增加了几十倍。这种反差是生产者恶性竟争的结果,也是乌鸡变种品质滑坡的结果。
发表于 2012-2-23 19: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2-24 00: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筱 发表于 2012-2-13 11:45
其实我认为关键点不是市场问题,而是“泰和乌鸡”这个品牌因为当地的养殖户不当的透支,导致乌鸡的整体价值 ...

您太利害了,真是惭愧啊,作为一个泰和人,每每人家夸赞我们的白凤仙子的时候总有点纳闷:好在哪啊。听到您的介绍,原来泰和乌鸡产业还有这么多故事啊
发表于 2012-2-24 14: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4138681167440357294_2:}
发表于 2012-2-25 16: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傻瓜笑笑 发表于 2012-2-24 00:13
您太利害了,真是惭愧啊,作为一个泰和人,每每人家夸赞我们的白凤仙子的时候总有点纳闷:好在哪啊。听到 ...

过奖了,我也是从网上找来的历史资料。因为想了解一个产品,必需要了解其历史过程,产能不让我们以后犯错。我也是做快速消费品的,所以一直在关注它为什么这么好的牌子总是走不出吉安。也很想回家去让乌鸡走出江西,带向全国的消费者,但是很多原因限制了。。。也许会有那么一天的。
发表于 2012-2-25 20: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能用心做,没有做不好的
发表于 2012-3-15 17: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yang 发表于 2011-11-8 12:08
汇仁免费帮泰和乌鸡炒起来了,但自己没去市场开发。

汇仁?是干什么的?
发表于 2012-3-15 21: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luoqi 发表于 2012-3-15 17:47
汇仁?是干什么的?

他好我也好
发表于 2012-3-15 23: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吃了哦
发表于 2012-3-16 22: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屁剁!鬼都不好恰,一包水,都是恰饲料咯,还有从小鸡开始就要交葛多药来喂鸡,会恰死人波?
发表于 2012-3-16 22: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就恰乡下个土鸡,要买恰谷隔!
发表于 2012-4-1 10: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和人也别老想着乌鸡了
否则走不出新的思路
发表于 2012-4-6 15: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风吹过 发表于 2010-11-1 19:16
应该是汉君雄的李博士运做的,指望泰和政府乌鸡蛋下辈子估计也上不了天!
看过央视的报道,没有李博 ...

让乌鸡蛋上天的是中科院的陈教授。她是一个矮个子的女人,博导。她与泰和县人民政府商定,把九枚乌鸡蛋送上了神州3号,孵化出一公两母小鸡。建议编辑把与上述内容不同的帖子都审视一遍,以免以讹传讹,伤了人家的好心。
发表于 2012-4-6 15: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kangtao0621 发表于 2010-11-1 19:27
一个外乡人,尚能如此执着的爱着白凤仙子。

让乌鸡蛋上天的是中科院的陈教授。她是一个矮个子的女人,博导。她与泰和县人民政府商定,把九枚乌鸡蛋送上了神州3号,孵化出一公两母小鸡。建议编辑把与上述内容不同的帖子都审视一遍,以免以讹传讹,伤了人家的好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8-17 22:22 , Processed in 0.10977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