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0-28 14: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飞速发展建设中的赣州
<P align=center><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王平市长出席赣州中心城区六大片区建设总指挥部第一次会议</FONT></FONT></P> 9月3日,赣州中心城区六大片区建设总指挥部第一次会议在市政中心召开。会议贯彻落实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对全面开启中心城区新一轮城市建设大幕作出动员和部署,决定创新赣州城市发展模式,以超常规的做法,齐头并进推动中心城区六大片区建设,用3年至5年时间,打一场构建特大城市框架的战役,在新一轮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和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真正把赣州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地位确立起来。<BR><BR>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bbs.hydvd.com/attachments/month_0810/20081023_a6f7ecaadf39e7333058ikcJF6MoPmBP.jpg"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border=0> <BR></P><BR> 赣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领导潘昌坤、尹礼山、万明、刘琮、邓又林、李蔚等出席。市领导林泽华主持。<BR> 为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力争用3年至5年的时间拉开赣州特大城市框架,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赣州建设成为建成区面积200平方公里至30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至300万的特大城市,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地位,在总结7月底赣州市党政代表团赴厦门学习的成果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赣州中心城区“分片区建设,成立相应班子,通过公司运作,自求平衡”的建设思路,并决定,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用3年至5年的时间,构筑以章江新区组团、河套老城区组团、开发区组团、水东组团、峰山组团等5个片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建设赣县—赣州主城区—南康城市连接干线(片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齐全、协调发展的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都市新区,加速拉开特大城市框架。为此,赣州市制定了《赣州市中心城区六大片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推进六大片区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范围及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及近期重大项目安排、组织机构及运作机制、保障措施等,全面开启了中心城区新一轮城市建设的攻坚战。目前,赣州市已成立总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六大片区建设,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总指挥部下设六个分指挥部,负责解决各自片区建设中的具体事项。<BR> 会议就六大片区建设应当马上着手的工作,以及总指挥部综合办公室和各分指挥部当前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各分指挥部的同志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BR> 王平说,推进中心城区六大片区建设,对赣州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构建特大城市意义重大。赣州中心城区分六大片区建设,能够迅速拉开城市框架,显著壮大建设力量,有效加快特大城市建设步伐;能够明晰城市各功能区定位,实现规划建设意图,提高特大城市竞争力;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破解资金难题。可以说,在赣州城市发展历史上,如此分片区、大规模地推进城市建设还是第一次,必将在赣州特大城市建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BR> 王平指出,特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分片区建设,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人员机构、规划先行、征地拆迁、以交通为主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资金等问题。构建特大城市任务艰巨,为此,我们要充分放权,明确责任,确保特大城市建设科学有序推进。要防止无序开发、盲目建设,只顾速度、不讲质量效益,不依法依规办事、留下“烂摊子”,重工程建设、轻廉政建设等偏向。希望大家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突出重点,攻坚破难,群策群力、创新思路、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六大片区建设,为加快建设赣州特大城市而努力奋斗。<BR><BR><BR>
<P align=center><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前进中的客家摇篮</FONT></FONT><BR> <FONT color=#ff0000>——“数字赣州”建设侧记</FONT></P><FONT color=#ff0000></FONT>
<P align=left><BR> 江西省赣州市以其“处五岭之要会,据粤闽之要冲”的优越地理位置,而成为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人最早的集散地,是客家文化、客家民系的摇篮。2004年11月18日至20日,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在这里召开,大会确认赣州为客家摇篮地位。淳朴的客家人在恳亲大会的影响下,不断追赶时代的节拍。在全国率先探索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高校技术支撑,产学研结合”的数字城市建设新体制。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客家摇篮——中国赣州立体地搬上了<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B%A5%C1%AA%CD%F8">互联网</SPAN>(<A href="http://www.3d0797.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www.3d0797.com</FONT></A>),让客家摇篮接轨全世界,让我们全球的客家人在各自生活的地方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三维立体的真实感受家乡的变化,同时让我们的后人身临其境的欣赏到我们客家人的围屋,为我们客家人寻根谒祖、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团聚恳亲、联谊交流提供立体化的服务。</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bbs.hydvd.com/attachments/month_0810/20081023_e44669f315feee9fd988RJYHxkRUNt17.jpg"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border=0></P><BR>
<P align=left><BR> 假如你是未曾谋面的客家人后裔,你可以通过“数字赣州”找到三维全景的客家人的围屋、看到客家人南迁纪念的大鼎。</P> 假如你是准备投资赣州的客家人,你可以通过“数字赣州”先立体的考察你所要投资的硬环境再感受软环境来确定投资战略。<BR><BR> 假如你是准备来观光的客家人,你可以在这里先领略到摇篮胜地三维全景展示的迷人风光。<BR>……<BR><BR>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bbs.hydvd.com/attachments/month_0810/20081023_b5334b0337e249e0b516DsCirOyVfpim.jpg"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border=0></P><BR><BR> 不管你是客家人还是客家人的朋友,你所想要的任何信息都几乎可以在“数字赣州”里得到答案。<BR><BR><BR> 看到今天的“数字赣州”还要追溯到2003年。珠海市华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客家联谊会会员李华义先生,放弃自己非常成功的房地产行业,投身到数字城市建设的IT行业中,并斥巨资在赣州成立分公司建设“数字赣州”,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客家摇篮走向世界。<BR><BR> 珠海市华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赣州分公司以自身为主体,联合江西理工大学、赣州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等单位。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制定了符合“数字赣州”基础地理数据分类、编码体系及相应的建库标准,建立了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并通过实地多方位拍照,利用先进的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赣州市中心城区100平方公里的三维模型,建立了一个面向公众的三维地理信息服务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政府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瓶颈问题。<BR><BR> 2008年8月17日江西省科技厅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祖勋,北京大学教授张显峰等该行业的权威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与三维公众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项目”科技成果进行了鉴定。通过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自主创新性,整体研究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对数字城市和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BR><BR> 借世界客属第二十二届恳亲大会召开之际,仅以此文献给我们全球的客属。盼望大家更多的关心客家人的发展,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客家摇篮,适时来到客家摇篮投资兴业。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