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67|回复: 13

中国楼市气数已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4 22: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楼市气数已尽 调控解决不了问题
       不能不说对市场是敏感的。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澳门对房价下降表示为难时,万科在武汉的5个楼盘开始整体降价行动。其实,现在的市场很清楚,要么就死撑着房价不降,而一旦下降就将一泻千里,蔚为壮观。
违背市场规律,迟早要受到市场的惩罚。尽管政府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救市,但是,古人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国楼市已经到了“三而竭”的时候,气数已尽,绝不是救来救去就能解决问题的。
2010年即将过去,2011年就要来临。不知道还有谁会对2011年房价表示乐观?也许有人会说,万科降价是为了年底回笼资金,以期有一个好的业绩,让财报能为市场所接受。年底回笼资金,指的是正常年份,2010年对房地产来讲绝对不是什么正常年份,市场各方都在拼命较劲,鹿死谁手,不得而知。
不得而知的,还有国际经济形势的千变万化,谁也不知道中美两国贸[简介 最新动态]易会发生什么样的争端,对中国宏观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有什么危害?但是,国内的情况大抵是比较明白的。在经济上,通货膨胀不是行政手段所能解决的,所以,2011年通货膨胀不可能见顶,这将促使央行在货币政策上转向,减少新增贷款、降低货币发行速度、设法实现正利率。这个货币政策的转向,对楼市是致命的。
         支撑楼市的购买力,只有投机资金。所谓“刚需”,买不起这么高的房价,很多人被迫转向其他渠道解决居住问题。而政府的保障性住宅又不可能供应到“刚需”,生活成本、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使很多企业和个人望而生畏。一线城市经济总量全面萎缩,因为增速减缓,大量白领转向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楼市不可能有后续购买力推动。
面对这种变化,市场层面将要表现的是:
一、房地产中介公司裁员一半。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的中介从业人员高峰时超过50万,预期在2011年减少一半,门店同样大幅萎缩,可能只有二手楼盘成交和租赁还能养活一些员工。所以,中介要首先做好“过冬”的准备,不要再发生2007年深圳中天置业老板携款逃跑的事件。
二、新房成交面积在2011年6月份开始全面出现拐点,深圳要提前一点。
我们要看到,2010年楼市成交的增长是泡沫性增长,在一线城市尤为突出,因此,开发商为求生存,大多将转向二三线城市,造成二三线城市供应猛增。楼市真正崩盘,将于2012年在二三线城市开始爆发,约有30%的开发商资金出现问题,在贷款收缩的背景下,难逃破产的命运。
三、贪官外逃增多,造成楼市失血严重。
贪官买房大多在一线城市,随着网络信息的公开,许多贪官已经惶惶不可终日,很多人不敢将灰色收入继续投进楼市,这将造成投机资金突然失血,成交量大幅萎缩。仅深圳而言,正常成交量日均要达到600套左右才是正常水平,实际上,现在开始持续了一个多月,每天成交量不足100套,很难支撑。
四、房产税开征,空置住宅面临绝杀。预期房产税将提交2011年的全国“两会”,真正开征启动时间约在2011年底之前,一线城市全面启动时间是在2012年。大量空置住宅在全面征税的背景下会自动流向市场,一部分低价抛盘,一部分改为出租。

发表于 2010-11-24 23: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9: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9: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泡沫经济,早就应该得到报应了
发表于 2010-11-25 09: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热钱正在大规模撤离----决战开始(转自天涯)

当所有人看好通胀,并希望在大宗商品期货、股票、古玩、黄金、粮食中大赚一把的时候,华尔街开始收网,锁定做空套利模式。
请打开UDI美元指数,从今年6月初到现在,共计4波下跌诱空的行情,请看这4个下坡段,每一坡段都比上一段坡短,最后这一次诱空波段时间更短暂,只有3天(11月17日至19日)。什么意思?很清楚的告诉你,山姆大叔发起总攻的时间就在附近!华尔街的热钱正在大规模的撤离(将异国通胀泡沫的资产换成美元,获利了结,走!异国的本币大量抛进市场)。全球新兴市场经济崩溃开始二次探底的时点于此重合。而你所听说的热钱正在大规模进入新兴市场,你所听说的索罗斯正在屯兵香港怎怎样,这是什么?这是有人在唱空城计!城里的人早他娘的跑光了,这虚晃一枪的弱势美元的诱饵,吸引的是什么,是冲进新兴经济体的二三流的国际热钱,他们高高兴兴地接过了华尔街的卖高筹码并准备要将通胀美梦做到底,可笑么?是可悲。炮灰的命。
再请看亚太股市和欧洲股市的走势图,对比美国三大指数的走势图,你看到了什么。经济趋势。什么趋势,全球经济行将二次探底。除去金融盈利,全球实体经济都在通缩,根本吃不下通胀下的价格成本。美元的两次宽松让所有国家的货币发行者享受了一顿泡沫大餐,现在怎么样?华尔街资本正在疯狂撤离,亚太和欧洲股市的走势就是印证。资本正在回流美国,所以美国三大股指的行情与你们的走势相反。美国会第三次货币宽松,可能么?不可能。那只是一个真实的谎言,请说说,他要骗的是哪些傻瓜?
再请看,我们的决策者做了什么。
首先,通胀让当局很搓火,尤其农产品的价格更是激化了本以被“大拆迁”“大建设”“大规划”搞的乌烟瘴气的社会矛盾,于是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11月上旬开始的当局对农产品期货的大规模打压,于此同时,股市中粮食板块中的粮食股北大荒、亚盛集团、金健米业遭到国家的疯狂压制(前期拉升的庄家证明已被锁死,如果谁再爆拉,国家肯定严查,无中生有也会扣你个帽子)。华尔街资本这段时间趁机做空,一走了之。
其次,不知道哪位爷中了华尔街的诅咒,竟然决定12月1日起,对外企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外企的利润将缩减15%,那可以是15%,不是1.5%,诺大的天下你去哪里享受这么高的渔翁之利。所以,如果你是外企的CEO,你会做什么,当然是结账走人!中国的渔利环境已经OVER了,该换阵地了。一下降了15%,一点缓冲都没给,留下的真空那是黑洞,请记住他们带走的资本是附着杠杆的,这将是一场灾难的开始。不得不感叹,在华尔街正要喊做空的口号时候,我们的大爷显着急了,抢着帮华尔街喊了这一声,撤退!
再次,周小川的池子,着实是那个变态股市,有人帮腔说是存款准备金等等,那只是掩耳盗铃,明白的人都懂。两军对垒,一军主帅对另一军主帅说,我要这么这么搞你啊,请回去准备一下。你说华尔街听了周小川的肺腑之言,会怎么干?当然是跑啊!池子里淹死的肯定是草民啊!

   行了,我们得向前看了,12月1日之前也许是恐怖的,12月1日到12月31日也许是阴暗的,请关注美国国会这段时间的决议。在通缩开始后,估计明年3、4月份大爷会憋不住的,或许又会出开直升飞机到处撒纸钱。那会儿,通胀如虹将会如期而至,相关的获利渠道又丰富了。
  
   眼前呢,还是请各位处理一下股票、房子、黄金、实物资产吧。
发表于 2010-11-25 10: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似乎很有道理.我想问一下: 对外企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对利润影响15%是如何计算的,两者税额是在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实缴的基础上按照10%计算.
一个企业一般的利润率在10%,等于说,一百万收入,就有十万利润.对外企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最多0.1-1万之间,你如何计算出来的?
我再问一句,羊毛出自羊身上,这句话什么意思,知道不?一切成本最后还是消费者承担,而不是生产企业
发表于 2010-11-25 10: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老是黏贴是没用的,楼市不是某个专家说了算,也不是政府说了算。主要还是一个需求的问题,有人买了要住,有人买了要投资,所以说了算的是消费者。
发表于 2010-11-25 11: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介书生 发表于 2010-11-25 10:39
你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老是黏贴是没用的,楼市不是某个专家说了算,也不是政府说了算。主要还是一个需求的问 ...

计划经济时代,谁说了算.限价令不是在有些地方出来了吗?比如福州
我针对的不是他说楼市要跌,我之前也说过2012年的楼是会跌的很可怕.我要说的是针对外资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对外资的影响,按照他的意思外资都撤资了.你觉得外资实体企业在撤资?
中国的实体经济是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12: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2012都是世界末日了,谁还要房
发表于 2010-11-25 13: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啊    你们把房都半价卖我    你们拿钱潇洒去    回来等死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10-11-25 13: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2100地球也不会毁灭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14: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深圳买房的人会问楼房的抗震级别,不知道泰和人买房会不会问这些
发表于 2010-11-27 09: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花上一个二十几万在家里建房吧.
发表于 2010-11-27 11: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panda桥 发表于 2010-11-25 14:37
现在深圳买房的人会问楼房的抗震级别,不知道泰和人买房会不会问这些

抗震级别有国标的
你问售楼小姐他也不懂
居说泰和处于XX地震带上,属国标上抗震级别相对较低区域

商品房应该可以满足这一级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8-14 00:58 , Processed in 0.0836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