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2月13日专电(记者 沈洋):江西省泰和县考古人员日前发现一块566年前明朝的古碑刻。
古碑为青石质,高1.5米,宽0.6米,碑文由明朝翰林侍讲学士奉训大夫兼修国史曾鹤龄撰,翰林侍讲学士奉直大夫同知制诰陈循书,奉政大夫吏部郎中兼侍书陈南云篆刻。 泰和县博物馆馆长肖用桁介绍说,这块古碑刻留下了泰和县明朝两名状元陈循、曾鹤龄的文章及书法真迹,非常珍贵。 碑文《报育祠碑铭》记载了时为明朝南阳县令的李桓圭,为报答其养父母王效先夫妇的养育、教育之恩,在李氏宗祠旁建一座报育祠供奉养父母,特立此碑要李氏后人铭记世恩,永承孝道。 李下村村民李蔚起说,村民最近在修缮报育祠时,在报育祠的废墟里发现这块石碑。 在封建社会1000多年的科举考试历史过程中,泰和县共有3名状元。陈循是泰和县澄江镇城东人,明永乐十三年状元及第,成为泰和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仅隔6年后,澄江镇西门村的曾鹤龄再次殿试夺魁状元及第。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4-9 03:19 , Processed in 0.12477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