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泰和在线 网站首页 泰和论坛 崛起评论 查看内容

风雨之后是彩虹——泰和灾后重建纪实

2010-7-8 16:18| 发布者: 心蓝| 查看: 921| 评论: 1

摘要: 6月30日,烈日炎炎,记者来到泰和县几个重灾区,不时看到农民在忙着,翻耕、育秧、消毒……尽管洪水肆虐时留下的疮痍还没有完全洗去,但当地干群早就掀起了一场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热潮。 6月17日以来,连续的暴雨, ...

    6月30日,烈日炎炎,记者来到泰和县几个重灾区,不时看到农民在忙着,翻耕、育秧、消毒……尽管洪水肆虐时留下的疮痍还没有完全洗去,但当地干群早就掀起了一场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热潮。

    6月17日以来,连续的暴雨,导致泰和县出现严重洪涝灾害。灾害造成该县24个乡(镇、场)10.9万人受灾,农作物受淹面积达18.5万亩、成灾面积14.4万亩、绝收面积达4.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4亿元。

    面对灾情,该县干部群众没有气馁,他们扶起倒下的房梁,擦干地上的水迹,又吹响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冲锋号。6月26日洪水刚退,该县交通部门根据“先通车后修复、先危急后一般、先小工程后大工程”的原则,清理受阻路段,及时修复受损路面、路基、桥梁等,确保了各乡镇村公路全部畅通,为灾后重建扫除了障碍。

    行动迅速,救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在马市镇仙桥村养殖户谢会宪家中,记者遇见正领着镇村干部打扫卫生的镇党委书记胡逢绪。谢会宪激动地对记者说:“昨天鱼塘的水刚退,胡书记第一时间带着水产、畜牧方面的技术人员来到我家,带来了消毒药水,并指导我们开展生产自救,真是太感谢他们了。”

    洪涝灾害后,该县成立了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继续实行县四套班子领导挂点负责制,具体负责督促指导所挂乡(镇、场)的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各有关部门实行分工负责,组织了近千人的救灾小分队,深入乡(镇、场)开展灾情统计核实、卫生防疫以及帮扶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各新农村帮扶工作组就地转为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组,在抓好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同时,帮助指导乡(镇、场)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同时,从县农业局、水务局、民政局、交通局、林业局、卫生局、国土资源局各抽调48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24个帮扶工作组,每个工作组14人(上述7个单位各2人),负责各乡(镇、场)的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此外,各乡镇场还成立了一支10人以上(其中重灾区20人以上)的工作队,具体抓好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

    减少损失,确保农民大灾之年收入不减

    万合镇大棚村是个重灾村,绝收农作物2200多亩。这几天该镇农技站站长梁盛特别忙碌,为让受灾农民尽快播上二晚,他组织党员突击队挨家挨户帮助育秧、指导翻耕和病虫害防治。“如果没有农技人员的帮助指导,我今年下半年都不知道怎么过。”60多岁的肖名铅老人动情地说。

    “一亩地也不能荒!”泰和县委、县政府发出生产自救“军令状”。为了弥补灾后损失,该县采取早稻损失晚稻补、种植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务工补、上半年损失下半年补,确保农民在大灾之年收入不受大的影响,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0多名农技人员第一时间下到22个乡镇的村组,指导农户洗苗、扶苗、保苗对绝收稻田进行翻耕,及时抢播二晚。种子公司及时调进晚季优质品种2000多公斤,派专车运入受灾最严重的马市、澄江、塘洲、沿溪、万合、苏溪、水槎7个乡镇。 县水产站快速反应,及时指导马市鱼种繁殖场、泰和县鱼种场加强苗种培育,确保向全县受灾渔户供应优质健壮苗种,并筹备消毒灭菌渔药9.5吨,鱼药的调运32次,帮助渔农搞好鱼塘消毒防疫8000亩,有效地防止因水质恶化造成鱼病的发生、传染和蔓延。该县畜牧局主动出击,派出技术员指导和帮助做好灾后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和消毒工作。截至6月30日,已发放消毒药物1吨,防疫疫苗5万头羽份。已消毒栏舍8000余平方米,为洪灾畜禽补打防疫针猪、牛1.2万头,家禽2.5万羽。

    严防疾病,确保受灾群众饮水、饮食安全

    见到曾爱群时,已是中午12点,这位县疾控中心主任正在村民严伍朴家中喷洒消毒药水,从23日开始,曾爱群就早出晚归奋战在灾区防疫一线,“灾区消毒防病要紧,还有几个村没去,我心里急啊。” 曾爱群用沙哑的嗓音向记者说道。

    洪水刚退,该县35支医疗防疫队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加强对受灾乡镇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监督,对受灾乡村逐村落实饮用水监测,对过水食品坚决销毁,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同时迅速组织实施灾后防疫消毒工作,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的作用,全面动员群众,重点做好灾民安置点、学校、街道、医院、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区域防疫消毒工作,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早果断处置,严防流行疫病、传染疫病发生,确保受灾群众饮水安全、饮食安全。仅6月30日,该县就出动车辆30台次,人员155人次,消杀面积1245756平方米,饮用水消毒151 处。

    开展救济, 确保群众有衣穿、有房住

    洪水来时,沿溪镇荷树村委会章家村小组成为一座孤岛,40多户村民已全部转移。在村民魏洪祯家门口,几十位回家的村民正有序领取民政所送来的救济大米。 “活了60多岁,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洪水,家里的花生、西瓜等经济作物全没了,多亏了政府和各级干部,我们的生活才有了保障。”魏洪祯抱着刚领到的大米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该县想方设法帮助受灾群众解决迫切需要的生产、生活问题,使受灾群众有衣穿、有房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对受淹浸泡的房屋及时进行质量鉴定,要求房屋安全隐患排除后,群众才能返回。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援助,尽快下发救灾款项,对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和缺粮户,发放3个月的救济口粮。并抓紧做好倒房户新房建设的规划选址、审批办理等方面工作,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确保倒房户重建工作年内全面完成。

    倒下去的是房屋、庄稼,流过去的是洪流、浊浪,挺起来的是胸膛、脊梁,树起来的是形象、丰碑。 在灾情面前,泰和县广大干部群众不低头、不气馁、不等靠,他们挺直腰杆,正奋力跨越洪灾这一难关。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张兴红 2010-7-16 11:00
泰和雄起

查看全部评论(1)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9-13 18:41 , Processed in 0.06358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