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泰和在线 网站首页 泰和论坛 民生民情 查看内容

如果泰和县有杜郎口中学这种魄力对中小学改革推行成功,6年后将不亚于临川中学

2011-8-17 16:55| 发布者: 心蓝| 查看: 1532| 评论: 0|原作者: 樵夫

摘要: 参观杜郎口模式的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有感(如果泰和县有这种魄力对中小学改革推行成功,6年后将不亚于临川中学) ----一个泰和家长      我有小孩,所以一直为中国现在的学校教育而头疼。一直认为中国 ...
参观杜郎口模式的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有感(如果泰和县有这种魄力对中小学改革推行成功,6年后将不亚于临川中学)
                             ----一个泰和家长
  
  我有小孩,所以一直为中国现在的学校教育而头疼。一直认为中国现代的学校教育,既比不上古代传统的私塾教育,又比不上西方的现代教育。
  
  我认可西方式的体验式教育,但也并不反感中国传统私塾的灌输教育,小孩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玩到五六岁,然后根据其“吸收性心智”,读诵一些经典,经典是有很强心灵能量的,这些人类几千年智慧的经典存在儿童内心最深处的潜意识中,随着其年龄成长,一点一点发酵,让其受用一生。
  
  我也认可西方式的体验式教育,让小孩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习,这样其吸收知识的效果大大提高。
  
  但是,我非常反对将一些低水平的东西,用灌输填鸭的方式教授给小孩,这纯粹是扼杀小孩的灵性生命。而现在中国的学校教育95%以上基本就是这种情况,不仅扼杀小孩,也扼杀老师。
  
  近几年一直关注并研究一些学校的教育理念,如成都的光亚学校、江西临X中学,后来又研究衡水中学和杜郎口学校。我还是比较认可光亚学校、杜郎口学校和衡水中学。
  
  成都光亚学校的IB教育,完全就是西方教育模式,素质全面发展,快乐体验式教学,不过这里毕业的学生,思想全盘西化,只能出国,在中国可能格格不入。
  
  江西临C中学,把各地的高分复读生不惜重金挖来(我同村一个学生,考清华差了两分,被临C中学重金挖去,结果第二年顺利考上清华),每年考几十个清华北大,然后形成集聚效应,吸引一些普通的学生高价进来读高中,一所高中将近万人。但是观察其教育理念,基本和其它的学校差不多,学生还是头悬梁椎刺骨的苦读,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改革没有太多新意,但是其商业模式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很像企业做大的商业模式,如果按其重点大学录取的比例来说,和其它普通中学差不多,只因其规模大,盘子大,在重点大学录取的绝对数上,让人吓一跳。
  
  看到衡水中学的早操视频,简直让人震撼,几千名学生早上起床,二十分钟内洗漱完毕,然后步调一致到操场集合跑步,几千人动作之一致堪比阅兵式,学生的喊声震天动地。他们每年考上清华北大和国际一流名校的学生,达七八十名。远超过临X中学,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的招生范围,基本上局限于衡水市,不像临X中学全省乃至全国招生。如果按清华北大的录取比例来说,那临X中学就远不是对手了。细细研究衡水中学,发现他们真正是进行了有效的教育改革,完全是精细化管理的典范。如果说一般的学校是韩非子的独裁法家,那临X中学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人海战术的儒家,那衡水中学就是精益求精、有宗教情操的墨家。
  
  再了解衡水中学的改革中,无意中发现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杜郎口中学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唱主角,老师当配角,互动体验式的教学,结果几年下来,其学校的升学率从全县倒数第二排到全县第一。
  
  光亚学校、衡水中学、杜郎口中学,我认为他们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还有性格的养成,基本上是智商(IQ)、情商(EQ)、逆商(AQ)同步,我相信从这几个学校出来的小孩,其综合素质应该比同龄人要更好。
  
  小孩下半年就要读一年级了,多么希望小孩能读一所好的学校。他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小孩,我买来一些喜洋洋的故事书,睡觉前有空时就花个十来分钟读给他听,我们也没刻意教他认字,就是讲故事培养语感,这样断断续续下来大半年,居然能认识大约30%左右的字,估计识字量有三百左右,可能有些还在发酵的过程中。而且平和冷静有主见,好奇心好玩心好胜心都有,而这三者是内驱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不过五岁,就问我关于人的终极问题:死亡的问题。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是很胆小,恐惧感较强,害怕老师的权威,如果他能得到好的培养,在一个亲和力比较强的环境中,也许将来会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都有贡献的人,而如果得不到好的培养,也许他的聪明才智会扼杀一大半。
  
  可是,我们只是工薪阶层,光亚学校的太远太贵读不起,衡水中学太远也没衡水的户口,临X中学我认为和其它中学没什么差别其成功只是商业模式的成功,杜郎口中学远在山东太远。周边一些所谓教育质量好的学校,只不过是硬件设施更强、师资更强、生源质量高,在教学模式上没有什么根本性的突破,而且价格让工薪阶层承受不起。为小孩将来的读书,真的让人感到头疼。
  
  在了解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改革中,无意中发现了新L中学在学习杜郎口学校的教育改革,我如同沙漠中口渴的人找到了甘泉,一口气我看了关于新L中学教育改革几百篇的文章,我没想到在广东省、在本市居然有成功的案例,也看到其它一些学校失败的案例。看完后,我内心激动不已,我非常想去体验、感受一下。
  
  我也看到其它学校学习杜郎口中学失败的案例,对于公办学校来说,我想改革基本会失败,公办学校人事关系复杂,推动改革绝难成功。公办学校的教学模式,一直延伸了几十年,成为了很多老师一种习惯,一种根深蒂固深入潜意识深处的习惯,道理可以听明白,然而旧习惯却是最难改变的,因为习惯已经和人合为一体,习惯成了这个人的一部分,而对这种旧习惯越认同的老师,其抗拒改革的力量就越大,一旦这部分人在教育部门有关系,上级部门一施压,那么改革肯定失败。
  
即使民办学校,也未必成功,很多老师去杜郎口中学学习观摩,很多只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我想杜郎口中学当年让学生做主角,学生以前长期在被动受教的环境下,突然之间要上去讲,一是心理上有障碍,二是不知道如何讲。而且老师也不知道如何来引导。如果整个学校没有一个对此非常有兴趣的教研小组通过不断的摸索、研究、总结的过程,没有一个将好经验不断分享的提升过程,也就是技术积累的过程,那么领导、老师、学生的挫折感会非常强,甚至在某段时间教学上反而会退步,这时,反对的力量就会集中起来发难。就如中医所说,如果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如果身体锻炼,可能某段时间身体各项指标反而会下降,因为身体更好,就有更多的能量去清理身体里面的一些沉疾,在清理的过程中,各种血液的指标甚至比以前更糟糕,但是一旦过了这个坎,身体就会蒸蒸日上,这就叫改革阵痛,就如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一样,痛个十几年,然后就越来越好蒸蒸日上。但是,如果不懂得这个原理的民办学校,很可能一段时间就坚持不下去了,很快就会迷失方向,不知道如何办,看到自己的改革和杜郎口中学的现状差距这么大,如果说杜郎口现在是90分,而自己学校的改革看起来好像只有30分,差距太大,于是失去了信心,却不知道杜郎口也是从30分经过多年不断改进提高到90分的,想一步吃成一个胖子,结果反而让自己没信心。相信一些民办学校学杜郎口的改革而失败,可能主要是这个原因吧。

而且,新L学校做了改进,杜郎口学校只允许老师教10分钟,剩下时间都由学生讲,如果一个学校刚开始就这样学,我估计会失控,因为这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新L学校在这一点上进行了妥善处理,老师讲20分钟,剩下的时间由学生主导,我认为这个时间是比较合理的,老师把他的理解讲到位了,25分钟给学生讲解基本够了。
  
  改革很难,学别人的改革同样难,日本当年学习西方国家的改革,其难度或许并不亚于西方国家的改革。所以,新L学校学习杜郎口经验,并改革成功,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没有镇里委员的支持、董事长的绝对支持,校长副校长等领导的迎难而上,一些改革骨干老师的带头,很多老师的支持配合,绝对是难以成功的,因为这是理念、行为、习惯上的一次心理革命,而且学校可能还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如学生家长等)。所以,新L学校能改革成功,真的不容易。因为在中国,任何系统、全方位的改革,基本失败率高达90%以上。国家如此、企业如此、学校亦如此。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非常佩服新L学校的董事长和学校领导,这是一群内心非常热爱并执着于教育、学习力强、有理想、有毅力、有耐心的人才做得到。如果他们能将这个理想坚持下去,耐得住寂寞,不为纯粹的赚钱而所动,我相信十年后,这个学校会有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如果国家的教育政策跟上,那么十多年后,成为省内一流名校不是什么难题。教育质量好→吸引更优质的生源→促进老师水平更提升→进行更灵活的教育实践→教育质量更好→生源和收费都更高→投入更多经费进行教研,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而如果有一天学校开始把教育不是当成理想,而是当成商业化产业化的时候,那么就是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了。
  
  2011年9月,小孩就要读一年级了,我打算提前一个学期去了解新L学校,于是在春节后开学的第一天,我就带着小孩到新L学校参观,学校的环境和硬件设施看上去一般,比小孩现在的学校会有一些差距。但是我看学校的楼梯上贴着各种诗词、常用英文句子等,感觉比一般的学校有更多的人文气息,我到学校四处转了一圈,从教室的课桌到墙上的板报等都留意了一翻,可以发现很多亮点。当时还没上课,所以看不到上课的情况。我和招生的熊老师、廖老师、韩老师聊了好一会儿,了解教育教学的一些情况。又跑到办公室和邱校长聊了好一会儿,听邱校长侃侃而谈学校的一些教育理念、方法和思路,我很是认可。我对几个老师说我哪一天想过来听一下她们的课,亲自感受一下。毕竟,理念真要落实到实践当中,难度还是挺大,我不能光听老师说,还要亲自去感受,对于学校来说,我的小孩只是几千份之一,但是对于我的家庭来说,就是100%,因为决定了他在哪里读小学,就等于决定了他在哪里读初中甚至高中,这个决定,等于我在帮小孩决定他的命运,其重要性不亚于娶老婆,所以我会非常非常的重视和谨慎。
  
  6月8日,我抽出一天时间到新L学校,事前托廖老师给教导处的陈主任打个招呼,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长,我一不是什么机构的领导,二不是其它学校的老师,我只是几千个家长中普普通通的一个,我不知道家长能不能去听课,而且我想听一、二、三年级的课,因为不同的年级,会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在这样一个功利心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的社会,我不知道学校是否会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家长而拒绝我,没想到,陈主任非常热情,给老师打了招呼,这让我很感动。
  
  8日一上课,我已经赶到学校,我先是去听熊老师的课,熊老师在上三年级的语文,上课前她发了一个短信给我,我到了她班上,和她轻轻打个招呼,然后站在后门侧。一些学生只是看了我一眼,然后又继续专注于他们的课程了。
  
  三年级分四个组,每组8个人,四面墙上都是黑板,有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对于重点的地方,会用红笔标示出来,学生很积极涌跃,我注意看学生的眼神,发生他们平和、淡定、有精神,参与感很强,没有一个学生眼中可以看到厌倦感。熊老师也不时的在各个小组之间穿插走动指点。这和我在网上看到的文章和图片很像。
  
  熊老师可以点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对于做对了的学生进行肯定,对于错了的,指出来,我发现,当熊老师表扬一个学生时,学生只是开心的一笑,然后回归平静,如果指出哪一组或哪一个学生的不足之处,学生也很淡定,不会起很大的负面情绪。不像我们小时候,老师表扬了谁,谁会开心几天,批评了谁,谁会难过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带领其它同学参与讨论,然后每个小组要派出代表到黑板前为全班同学进行讲解,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其它组同学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也会提出来分享。
  
  我发现这里每个同学和老师的关系都是等距离的,一般的学校,老师只重视成绩特别好的几个学生,发言的机会更多倾斜给这几个好学生。这里不是,老师一节课下来,可能要点上一二十个同学的名字,不会刻意偏重于谁,老师随机的走动指导,对于每个学生的机会也是等同的,老师的批评与表扬都是就事论事,不会上升拔高上纲上线,而在一般的学校,如果一个学生错了,老师很有可能会这样批评:“你这个人总是如何如何,老是如何如何。”这已经不是批评,而是人身攻击了。这一点新L的老师都非常客观理智。所以,在新L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关爱、关心、提问、表扬、批评,基本上是机会均等的。而最大的公平就是机会的公平,没有特权,没有特殊化的待遇。当每个学生得到的关爱关心表扬批评的机会都很多,表现的机会也很多,就一切习以为常,不会对表扬、批评起太大的情绪反应,就会以一种平淡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成败得失,其抗挫折能力自然就增强了。
  
  我突然发现,这里的每一个小组,就像公司里的项目组一样,组长是项目经理,他引导大家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而其它同学就像项目组成员,提出不同的方案、方法、意见、建议,过程热烈但态度平和平静,不像一些单位,只要一争论到了最后就免不了进行激烈的人身攻击,如何争论而没有人身攻击,这些好习惯居然在新L学校里面就不知不觉养成了。我相信,如果新L学校的学生到了社会,他做领导,他会很民主平和,充分调动部属的积极性而不是压制下属;如果他做为平级的同事,他会提出很多温和有针对性的建议而不是人身攻击;如果他做为下属,他会有非常平和的建议给上司。伦理与道理会艺术化的平衡,很多人说话很有道理但人、事不分,说事的时候忽视人,说人的时候不考虑事,做事而不会做人不会照顾他人的情绪,有的人只知道做人会照顾他人的情绪但事情却丢在一边,平衡艺术化的兼顾处理人与事的关系,这是人心智成熟的一个标志,这一点,新L的学生从小就培养得很好,会做人也会做事。
  
  在课堂中,有老师的全班讲解,有老师对小组的个人指导,有个人的学习练习与思考,有小组的讨论,有类似于项目组一样的领导、同级、部属的角色互换,有全班的学生轮流讲解各自己的方法,有学生的建议发言,有团队的合作,也有表现自己的个性,有表扬有批评,一节45分钟的课程,内容如此丰富,演绎得如此精彩,学生的智商、情商、逆商在不知不觉中同步进行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不断的被激发,老师的关爱关心指导在无声无息中潜移默化,一切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序中似乱、乱中有序,一节课下来,我心灵不断被触动。以前也只是从网站上了解,而现在亲自体验,更有感受。新L的教学方式恰恰就是体验,而不仅仅限于了解。

在课程中,还有一个老师到各个班巡查(我不知道是不是叫督学),她看到我站在门边,问了我,知道我是来听课的家长,很热情的告诉我新L教学的特点,而且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这和我看到的一般的学校不一样,一般的学校,很多老师是牢骚抱怨满腹的,而自豪感和成就感那就更没有了。但是新L每个和我谈的老师,我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那种自豪感和成就感。是啊,因为这个过程他们全程参与了,只有参与者,才会有主人翁的心态,才会有自豪感和成就感。学生不也一样吗?课堂上他们全程参与互动,所以他们也有成就感。成就感是一种积极的正面情感,成就感越多,越自信,越有能量,越有爱心和耐心,因此也更关爱他人,这样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喜欢老师,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互动状态,用量子力学的说法,也就是说整个学校的能量场在不断的提升,总有一天会发生量子跳跃从量变到质变。
  
  听了熊老师的第一节课,我初步了解了这个教学模式的特点,按照我的耐性,通常听完第一节课我是听不进第二节的,但今天,我一定要听三节课,一二三年级各一节,一是对小孩负责,二是这个课程的确与众不同有吸引力,并能给我很多启悟。
  
  下课了,陈主任对我说,一二年级他对老师也讲了,我可以随便到哪个班听课,我非常感谢他的关心。我到一楼走了一下,看到了温校长,和网上看到的照片很像,脸上平和、沉着、刚毅、国字型棱角分明的脸,透出一股刚直果敢的气质,是个情感理智兼具文理双修的人,的确是改革型人才。本来想和他交流一下,可惜又要听课,不知道以后有没机会。
  
  第二节课我听的是一年级的英语课,讲课的是一个年轻的女英语老师,到新L学校,我发现老师也有一个特点,不管年龄大小与性别,也不管性格如何,都是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脸上表现出一种平和沉静的气质,在新L的学生脸上,我也发现了这种特点,但是平和沉静却又不失灵气。
  
  一年级有分六个组,每组六个同学,一年级的学生更调皮些,不时会有些小动作,如果在一般的学校,如果老师正在上面讲课,学生有一个小动作,老师一发现,立即会沉着一副苦瓜脸,大义凛然的批评做小动作的学生,而做小动作的学生,小脸羞得通红,像审判席中的被告一样,接受法官的质询。因为这些老师觉得自己的权威被冒犯了,自己讲课,居然有人敢做小动作,这是不惧怕自己的表现,于是要用权威以震慑这些做小动作的学生。
  
  而新L的老师不会,坐得好、站得好、认真听只是做为提倡的,而不是强制的,坐得好、站得好、认真听,会得到老师的加分,每节课都会综合评分,对坐姿站姿、纪律、学习态度、答题的正确性、小组的合作性等综合评分,得到第一名的小组很开心,我发现他们有的就会相视一笑,似乎有一种合作成功的成就感。得分不高的小组也不会沮丧,也很平静。
  
  是的,学生不是大人,他的自控力、耐性是不能跟大人相提并论的,一般学校的老师对小孩上课做小动作会很生气,是因为他们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小孩,就像用伟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们普通人一样。而一个人的自控力、耐性等是需要经年累月培养形成的,非一朝一夕而能成,所以,小孩做小动作是正常的,他的注意力无法达到45分钟都100%专注,做完小动作,他通常会立即将注意力回到课堂上。所以,听新L的老师讲课,我只有一个感觉,用现在90后的词就是:灰常灰常人性化!
  
  英语课讲的是一个动感有韵律的英语歌谣,是讲猴子跳绳的,当老师读到jump high and jump low时,学生会一边读一边在课常上开心的做跳绳的动作,快乐得不得了。
  
  我看到一年级整个的一节课,他们都是非常的开心,我想,在新L学校,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不会有学生厌学。因为这个学习都像在玩游戏一样,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融学于玩,融玩于学。
  
  下课了,下课的铃声居然是一首非常悦耳的音乐铃声,不是那种刺耳的铃声,我这里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动。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一旦将来到了社会或者到了其它学校进行对比,他会多么的怀念新L学校的日子:老师对学生关爱一视同仁,自己在班上有这么多的表现空间,做过组也做过成员,也做过小老师,能独立思考,也有团队的合作与分享,有了分享就少了忌妒,少了忌妒就更宽容,同学的友谊就更纯真,心胸气度格局就大,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是一件多么值得怀念的日子。
  
  第三节课我听了两个班,一个是二年级的音乐课,一个是二年级的数学课,各听了二十分钟,不同的课,不同班级,有新L教学模式上共同的共性,也有不同的特性。共性与特性完全艺术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新L独有的文化。
  
  在数学课中,一个学生在讲解千位数的加法,其它学生不断的举手提出不同的方法,一个班的学生在一节课中,不仅仅是听到老师的一种或几种方法,也听到了其它学生的多种方法,一种方法就是一种思路,方法听多了,人的思维就会更灵活,思路更开阔,更有创见。新L的教学模式与一般学校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如手枪与大刀相比。
  
  老师在下课前,会发一张“导学案”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因为第二天每个人都要思考、都要小组讨论、都要当发言,所以每个学生都会去预习,更关键的是,预习后,第二天上课更轻松,而且因为预习,本来就掌握了一些知识,然后在课堂上会表现发挥出来,自然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认同,学生就会更有动力和内驱力去预习,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其实新L学校的每一节课,内容这么丰富,形式这么多样,就是预习有准备的结果,这样的课堂自然高效。而一般的学校呢,事先不预习,只有老师备备课,然后照本宣科,课程没有灵活性,老师上课点名,一问三不知,结果不断批评学生,批评多了就骂学生笨,于是学生的兴趣越来越低,乃至厌学逃学,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预习一个课,没什么压力,我想:假如新L每天给学生发3张导学案,即语文数学英语各一张,每张20分钟预习完,每天也就一个小时,而且是快乐轻松的预习完了。而一般的学校,现在的家庭作业要做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了,据说小学生的书包有10-20斤,学生经常家庭作业做到九点十点还做不完,睡眠严重不足,而晚上9点至12点,正是小孩骨髓造血的关键时刻,血气足则精神旺,精气神旺才有能量和动力来学习。因此,新L的教育,本质上就如赏识教育周弘校长所讲:发现了教育的规律,按教育规律来办事。而很多的学校,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就是:逆天道而行!

在课间操的时候,熊老师告诉我:新L的老师别看上课上二十多分钟,其它时间由学生讨论或讲解,老师只是穿插指导,看起来好像很轻松,但其实并不轻松,每天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而且做班主任的责任心要更强,因为要全天候跟班。我相信她说的话,因为就像打仗一样,只花一天时间来准备,仗可能要打三十天还未必赢;而准备三十天,仗可能一天就打完了,而且赢的机会非常大。现代战争美国对伊战争、对利比亚的战争,都是事先准备非常充分,从很快结束战争,而且必赢。所以我相信熊老师的话,老师工作量大、身体很辛苦,同时我也相信,她们心情很愉快,因为她们工作得比一般学校的老师更开心、更有成就感。
  
  在几堂课中,我也发现了几个老师性格都不同,有的性子温和,有的性子更急,有理智型的,有情感型的,有知性的,但我发现,无论老师是什么性格,学生都能非常好的适应并互动得很好,说明他们具有了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的能力。我想,这群孩子将来就是找老婆嫁老公,适应性也很强,选择面也更宽,缘份也更多。
  
  在新L学校,不管老师个性如何,但我发现学生与老师的关系非常融洽,没有那种学生见老师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平等,讨论问题老师不会压制学生,学生从内心也非常喜欢和尊重老师,这种尊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而不是中国传统对长辈一种礼节上、形式上、表面上的尊重,我相信这种尊重是一辈子的。我相信,长辈、权力大、位置高的人对晚辈、权力小的、位置低的人越平等,那么就越容易得到他们的尊重,所以中国古代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说法,其实就是“知己者”对“士”平等相待,没有居高临下摆谱,显耀自己的身份权力地位。
  
  多少人看一个学校,就看其硬件或名气,这也是前些年很多有钱人热衷于贵族学校的原因,到现在很多人还是硬件第一的判断模式。如果从有硬件来看,深圳和香港没什么差别,甚至有些硬件比香港还好,但是软件呢?那就不是差一个级别了。同样,判断一个学生的命运,很多人就看他的智商如何。事实上,这都是片面的,一个学校,软件比硬件重要,软件第一硬件第二。同样,心理学家对大量卓越人士的研究发现,看一个人的成就,通常要看智商(IQ)、情商(EQ)、逆商(AQ)三者的综合,三者综合越高的,越有成就。
  
  听完第三节课,我基本心里有谱了。新L按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只要国家教育政策跟得上,老板和领导坚持办教育而不是办商业化产业化学校的理想,一定会越来越好,小孩放在这里读书,智商情商逆商会得到同步的协调发展,他的知识学习会比一般学校要好,而且知识与性格养成会协调发展,我会放心很多。我马上找陈主任给小孩定了下半年一年级的学位。下半年要从别的镇搬到来了,我们以后也就住在了。
  
  如果新L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国家放开高考,不再以高考为指挥棒,新L用这种教学模式,用光亚学校的教材,那么又会更上一个层次,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更上一个台阶,乃至如果新L有一天生源非常优秀,用这种模式,自己开发教材,那么即使面对高考,也绰绰有余,能培养出既能考试,又能适应社会综合素质非常高的理论实践水平都非常高的人才。想起来真是缘,整个广东,学杜郎口模式最成功的居然就在我所处的市,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而且居然被我找到了。感谢网络,感谢把杜郎口模式引进新L的领导,感谢支持新L教育改革实践成功的镇里领导、董事长、学校领导温校长邱校长和老师,感谢熊老师、廖老师、韩老师的介绍,感谢陈主任的帮助,感谢让我欣赏到如此优秀课程的老师。

希望几年后,新L学校能建成自己的高中部!
  
   一个泰和学生家长写于2011年6月9日,希望泰和县的教育越来越好!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4-9 03:38 , Processed in 0.21012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