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泰和在线 网站首页 走进泰和 人文历史 查看内容

上模笔架山与天下奇才的传说

2013-11-14 16:54| 发布者: 木言| 查看: 1833| 评论: 2|原作者: 李飞明

摘要: 很多地方都有笔架山,都是因为形状像笔架而得名,然而,在泰和县东南部的上模乡有一座笔架山,它的来历却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故事。   明朝天顺六年,泰和县上模乡三顾山脚下的老居坳上村一户姓刘的书香门第,生下一 ...

    很多地方都有笔架山,都是因为形状像笔架而得名,然而,在泰和县东南部的上模乡有一座笔架山,它的来历却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故事。

  明朝天顺六年,泰和县上模乡三顾山脚下的老居坳上村一户姓刘的书香门第,生下一个男孩叫刘鸿,可刘鸿长到3岁还不会走路,七岁没说过话。有一年除夕,他父亲在厅堂写春联,上联写道:三顾山天赋笔架,可他左思右想总想不出合意的对句,只得在庭院里踱步,边走边喃喃地念着上联。此时,刘鸿正好在门外点爆竹玩,见父亲冥思苦想的样子,非常好奇。他歪着小脑袋,听父亲念完上联,一拍小手大声回对道:七里坳地育文魁。父亲见儿子开口成章,万分高兴,问道:文魁是指那一个?刘鸿从容地回答道:三顾山作笔架,是给我刘鸿用的呀。

  后来,刘鸿发奋读书,十五岁就得了功名。从那以后,三顾山也改称为笔架山。

  在上模乡老居坳上村刘家祠堂里,至今还长期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天下奇才四个大字。相传,这块牌匾是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朝廷授予神童刘鸿的。那时刘鸿作为一名举人,如何能让皇上封他为天下奇才呢?相传,刘鸿18岁那年,离上模不远的沙村高陇尹家的尹直在朝廷做阁老,当时皇帝的皇娘(太后)去世,要做祭文,各大臣都做了祭文来念,听了这些大臣的祭文,尹阁老对皇上说:万岁,这些祭文我看都不满意,我来推荐一个,我们那里有一个小伙子,年纪轻轻,却很有才华……”尹阁老的话还没有说完,皇上就说:那你赶快把他叫来呀。

  开祭那天,刘鸿把自己写的祭文声情并茂地念了起来,刘鸿念的祭文把皇上和众大臣都听得流出了眼泪,确实比他人写的好,感动人。可是其中有一个大臣却说:他肯定是在家背好来的,如果他真有才华,就叫他从后面背到前面,如果一字不差地背出来我就佩服。皇上就叫刘鸿把祭文从文章结尾背到开头。刘鸿果然倒背如流,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了。皇上说:果然是天下奇才。刘鸿是没有上过京到过朝的人,听到皇上的夸赞不知道磕头谢恩,呆呆的站在那里。站在刘鸿身旁的尹阁老暗暗用脚踢他一脚,提醒他赶快磕头谢恩,刘鸿这才赶快下跪谢恩。就是这样得到了天下奇才四个字,本来是果然天下奇才六个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自然效应 2013-11-16 14:56
因为我就是那个小自然村的,是有听过前辈们说过这么故事,也是亲所见过那个牌扁的,可是现在就连是个仿品也被人给偷了.
引用 自然效应 2013-11-16 14:53
“七里坳地育文魁,这文章是那个才人写的呀,地名应该是"七星坳地育文魁"

查看全部评论(2)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4-6 07:56 , Processed in 0.16718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