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晚上九点多,我在书房一边听着浮躁恶俗的《江南style》,一边故作深沉地写着散文《水墨江南,寂寞鲁迅》。儿子在旁边折腾一大堆积木和奥特曼。 “爸爸!你看我做的这个战车有创意吧?我让奥特曼站在车上排成一排去打怪兽!”他扬着大脑袋问。“嗯,还可以吧!”我回答。“爸爸,你看我的奥特曼可以一个一个叠在一起,这样好高,更厉害。”他又说。“你该去睡了,明天还得上学呢!”我催促着他。没反应。过了几分钟,我又催他,他低着头或许还在研究他的奥特曼如何才能把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我灵机一动,对他说:“大头儿子,请命令你的奥特曼全部去睡觉!然后你去梦里看住他们!”这一招果然凑效。他迅速地把这些伟大的斗士全部整齐地排在放在盒子里“睡觉”,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一咕噜钻进被子里,不久就响起了均匀的鼻息。 呵呵!一句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如此迥异。可见,说话(沟通)的艺术是多么重要!我曾经聆听过关于沟通艺术的授课,课堂上专家就沟通的方法纵横捭阖,从理论到实例,从国外到国内,从情商到智商,听着让人激动:原来真理就是这么简单地被我掌握在手里了。可是,在现实中,有时想运用专家讲授的那些高超技艺,无奈经常忘记把当时听课的笔记本带在身边;有时带了,一时也不能按图索骥地找到现成的答案进行对症下药。唉,悲催。 后来,我总结了,专家讲的方法就像哲学,是宏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切成功经验的总结。而现实中人有高矮胖瘦,贫富贵贱,气场有强有弱,所以经验可以借鉴,但成功很难复制,就像子弹很难两次打在同一个点的道理一样。我想,沟通的基础是真诚,最高境界是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而最有效的就是心与心角度的交换(换位思考)。此外,和小孩沟通里尽量蹲下身子,和老人沟通里尽量对着耳朵,和同事朋友沟通时尽量平视(不俯视、不仰视)、微笑,少说“你”、“我”,多说“我们”…… 是这道理吗?如不是,我也叫我的奥特曼睡觉去。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9-13 15:48 , Processed in 0.4011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