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泰和在线 网站首页 泰和论坛 泰和文学 查看内容

家乡的古井(灌溪)

2013-12-5 11:35| 发布者: 阳光之剑| 查看: 2010| 评论: 0|原作者: 阳光之剑

摘要: 家乡的古井 刘先锋 记忆的胶片,投放出的影像中,你的容颜依然十分清晰美丽。石板围成的圆圆的井口,光光溜溜,讲述着你悠久的历史;青砖砌成的直直的井壁,布满青苔,生长着你曾经的辉煌;枝杆粗壮宽大,树 ...
                    刘
    记忆的胶片,投放出的影像中,你的容颜依然十分清晰美丽。石板围成的圆圆的井口,光光溜溜,讲述着你悠久的历史;青砖砌成的直直的井壁,布满青苔,生长着你曾经的辉煌;枝杆粗壮宽大,树叶四季浓密,站立身旁几个世纪的古樟,是你绽放的甜甜的笑容。
井水清澈,甜润上口,长年累月,源源不断地为村里人提供琼浆玉液。小时候,母亲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挑着水桶去井里挑水。年幼的我,总是屁颠屁颠地跟在母亲身后。先来先挑,后来排队,挑水的人不管男女,不论大小,都十分讲究秩序。从井里提一桶满满的水上来需用很大的力气,遇到前面的人提不起了,后面的人便主动上前帮一帮,不说感谢的话语,只听到美美的笑声。待到母亲挑着满满的一担水吱呀吱呀往家赶,我又在后面拼命地追。几个来回,都是这样,直到母亲把家里的大水缸挑满,然后绕着母亲用刚挑来的水开始烧茶、煮饭。
    井旁的古樟下,有两排石凳,历史久远,十分光滑。不知是谁在石凳边常年放着一只小木桶,桶口拴上铁丝,捆好了绳子,供过往的行人吊水用。木桶虽然老旧,但每当坏了,总会有村里人悄悄地拿回家里维修,修好后又放回原处。炎炎夏日,从田地里干活归来的人们,总是先到井边用桶子打些水喝喝,凉凉身子,然后在古樟下小憩一会儿,听小鸟不停地歌唱,聊各自不同的收获,很是惬意。夜幕降临,皓月当空,吃过晚饭的人们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聚拢来,没有人吆喝,井旁的古樟下便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变调的琴声,断线的笛声,清脆的笑声,混杂交织,一片欢腾,一天的劳累随晚风悄然飘去。累了,歇息片刻,渴了,喝口井水,夜深人静才迟迟离去,全然不顾第二天还有很多的活要干。每年腊月来临,村里每家每户都忙碌着准备过年。虽然天寒地冻,但古井里的水总是热气腾腾,遇上晴好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把桌椅、破烂的衣被以及其它的一些用品搬到井边来清洗。大人小孩齐忙碌,打水倒满木盆,放些用稻草灰土制的清洁剂,捣衣声此起彼伏。洗的洗,刷的刷,忙得不亦乐乎!
    井水清清,贮存着祖祖辈辈的纯朴与热情;清清井水,闪耀着一代一代的智慧与希冀。伴着经济的发展,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走出了大山的禁锢。家乡的古井,并没有被嫌弃。回到家乡,走近古井,我寻找儿时的梦境。井旁的古樟枝杆更粗壮,树叶更浓密,她敞开宽阔的怀抱,热情地迎接着远方归来的游子。井口四周铺上了漂亮的彩砖,井壁四周的青苔不见了,只见不少人家把古井里的水引上屋顶,引入厨房,浓浓的情缘仍旧源源不断地流入人们的心里。
    古井,记录着家乡变迁的历史,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如今,家乡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阔步前进,面貌焕然一新。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连接着外面精彩的世界,一幢幢崭新别致的楼房坐落在绿树鲜花之间,一排排闪亮的健身器材竖立在娱乐休闲的操场上,一批批年轻的人们正用勤劳和智慧编织着斑斓的未来。年迈的母亲虽然腿脚不灵便,但谈起这些,沧桑的脸上总是荡漾着笑意。
喝着故乡的水长大,常常梦萦故里,双手掬起井水,深深喝上一口,细细地品味……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9-13 15:39 , Processed in 0.06843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