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泰和在线 网站首页 走进泰和特产美食
订阅

特产美食

春困来袭 美食有妙招
第一招:缓解春困应注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适当增加鱼类、鸡蛋、牛奶、豆制品、猪肝、鸡肉、花生等食物。清蒸鲈鱼花钱不多,费时很少,而且非常简单,只要去做就是一道不需要厨艺的拿手菜!青椒肉丝瘦肉蛋白质含量 ...
2014-4-1 14:14
冬季吃这些可以大补哦!
冬季吃这些可以大补哦!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天冷进补是不是非得昂贵的补品不可呢?并非要如此。要知道,每种食物都有它的特性,就像是白色的食物如银耳、萝卜、豆腐等常见的食材中,有很多我们所不了解的特性。只要掌握了 ...
2014-1-14 16:43
西红柿炖兰花
西红柿炖兰花
很喜欢吃花菜,觉得炒的有时候会发干,以前我自己吃饭的时候偶尔就会用西红柿炖花菜,花菜伴随着浓浓的番茄味,很好吃哦,下饭的很!而且花菜也是一种十分有营养的蔬菜食材主料:花菜300g 西红柿:160g辅料:油、盐 ...
2014-1-6 11:43
小炒五花肉的做法,爱吃的同胞可以进来瞧瞧
小炒五花肉的做法,爱吃的同胞可以进来瞧瞧
小炒五花肉的做法1.锅中放入清水,下五花肉和姜片、八角大火煮开,将五花肉煮至七分熟捞出备用2.将五花肉切片备用,锅中放油,下花椒粒煸香,加入姜蒜末炒香3.下入五花肉片炒香,期间加入料酒、胡椒粉、郫县豆瓣酱, ...
2014-1-3 16:56
周日带女儿摘草莓
原上田镇政府这儿几个塑料大棚,我每天上班都能看到。直到近几天才知原来是一个草莓园。女儿今天在这儿乐及了,甜甜的草莓撑得居然打饱嗝。
2014-1-3 16:36
泰和的红瓜子
红瓜子泰和生产红瓜子已有500多年历史,比我省素有“瓜子大王”之称的信丰还早50年。红瓜子的特点是色泽殷红、壳薄仁厚、肉脆味香,有润肺、消食、提神之功效,是人们酒前饭后,品茗聊天时不可多得的佳品。人们还特 ...
2013-12-24 16:28
马市的蜀口茶
蜀口茶叶产于泰和县马市镇的蜀口洲。该地产茶始于唐代,距今一千多年。明成化年间,蜀口洲引进遂川县珍稀名茶狗牯脑,使蜀口茶品质显著提高,成为一方名茶。   蜀口茶精心制作后,形如鱼钩,条索紧细,银毫披露 ...
2013-12-12 09:40
泰和百合
泰和百合也是相当有名气的。泰和县种植百合仅十年历史,但发展速度迅猛,年产量已达百吨以上,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及马来西来、新加坡等国。百合的鳞茎含多种生物碱、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可供食用。中医学上以鳞茎 ...
2013-12-12 08:59
泰和的酱食品
泰和的酱食品有酱油、豆豉、酱菜三大类。泰和生产酱油已有160年的历史,其配料精当、制作精细、味道咸中带甜、浓度高、烹调菜肴色泽和润。品种有建设、生产两种普通酱油,还有制作技术比较复杂,用料、工艺要求较高 ...
2013-12-11 16:51
万合竹篙薯
竹篙薯是明代弘治年间,采用本县桥头山区的野生山药,在赣江两岸冲积平原上,经过五百年左右的选育培养而成的。全国泰和仅有。 竹篙薯一般每根长40-70厘米,重150-500克,由于形如竹篙,故称竹篙薯。它含有丰富的 ...
2013-12-6 15:24
泰和酸萝卜
民谣是这样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 元代诗人是这样写的:“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真品题”。 明代著名 ...
2013-12-4 19:59
醋姜的做法
醋姜的做法
1.先把生姜切成薄片。最好使用鲜姜,鲜姜有非常好的药用功效,还可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姜片不用切得太厚,但一定要切得均匀2.把切好的姜放到瓶子里,随后把米醋倒入瓶里,注意,这个瓶子一定要洗干净,瓶子里 ...
2013-11-20 14:32
南方人参——泰和竹篙薯
南方人参——泰和竹篙薯
竹篙是明代弘治年间,采用本县桥头山区的野生山药,在赣江两岸冲积平原上,经过五百年左右的选育培养而成的。全国泰和仅有。 竹篙薯一般每根长40-70厘米,重150-500克,由于形如竹篙,故称竹篙薯。它含有丰富的淀粉 ...
2013-11-15 15:56
泰和特产
泰和特产
冬酒。樟木箱。香菇。木耳,堆花酒。薄酥饼。味源酱油。
2013-11-4 16:44
泰和乌鸡“五吃法”颠覆广州寻常鸡(组图)
泰和乌鸡“五吃法”颠覆广州寻常鸡(组图)
泰和乌鸡的香味是得益于井冈山的“油酒椒”,味道的地理感觉特别鲜明 茶油炆乌鸡,微辣有香,鸡件要先爆炒至肉表微黄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泰和乌鸡甘平无毒,益助阳气,滋阴补肾,治心 ...
2013-10-21 08:47
12下一页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泰和在线 ( 赣ICP备19005484号 )

GMT+8, 2025-4-6 07:46 , Processed in 0.045622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